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江阴:“数字城管”管好每一寸土地

2013-05-20 10:34: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从2010年开始,江阴市“数字城管”项目正式建成,通过采取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把城市分成一个个单元格,运用一套完整、紧凑、高效的信息流转和处置机制,让江阴地块上的每一样物件都处于时时有人管理的状态。

    给力,

    3小时修复破损护栏

    5月18日上午9点02分,一名监督员巡查至芙蓉大道、花山立交桥东侧时,发现护栏破损断裂,影响安全,就拿出携带的“城管通”拍照上报;

    9时03分,江阴市数字城管平台就接到报案,迅速审核后,立案并批转至市交通局;

    9时20分,平台显示江阴市交通局已签收案件;

    11时30分,交通局回复:已修复完毕;

    12时,监督员再次来到芙蓉大道、花山立交桥东侧,看到破损护栏已修复完毕,就再次拍照上报反馈案件已处理完毕。

    虽然是休息日,从案件发现到最终处理完成,仅用3小时,这就是江阴市数字城管工作的一个实例。据了解,江阴市“数字城管”项目于2009年7月建设,2010年7月投入试运行以来,主城区71平方公里有街道网格3个、社区网格79个、单元网格644个。按照各自职能,公安、建设、交通、城管、园林等31家单位,在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协调指挥下联动,对涉及的7大类94小类城市管理部件问题,以及15大类375小类的城市管理事件问题予以高效处置。城区数十万个部件,大到道路、高架桥、立交桥,公共厕所,小到垃圾箱、路灯、护栏、各类井盖,都有了各自的数字“身份证”,一旦发现问题,就能第一时间定位、第一时间明确责任单位、第一时间进行整改,让江阴市城市管理步入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精细化的“数字”时代。

    借力,

    有效整合城市管理资源

    传统的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主要靠职能部门巡查和公众举报。数字城管改变了城市管理单打独斗的格局,有效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

    据了解,江阴市数字城管项目与市数据中心、市电子政务网、公安局视频监控资源、12345政府公共服务呼叫中心等城市管理资源实现了共享。数字城管还开通了“12319”热线,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同步推进,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系统运行以来,“12319”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投诉4512起。

    数字城管还组建了一支独立的监督员队伍,保障了数字城管高效运行,这些监督员上报的案件每天有300件左右,是数字城管系统运行前的6倍左右,运行一年多来,数字城管监督员共上报问题近5万件。

    合力,

    大城管格局逐渐建立

    江阴数字城管既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也注重资源整合共享,一个覆盖部门广、管理内容全的大城管格局正在江阴逐步形成。从2010年11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数字城管”已受理各类案件108379件,结案108047件,结案率为99.7%;召开专题协调会3次;商讨会1次;现场协调50余次;解决各类管理难题30余个。该项目还在去年顺利通过省住建厅的评审验收。

    “‘数字城管’在城区的成功实践,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城市管理,让城市管理变得更加‘智慧’、更加‘聪明’。”市城管局负责人说,“目前,‘数字城管’已迈开向乡镇延伸的步伐,并已在南闸街道成功试点,其余16个乡镇中队现都在陆续布局中,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到位。届时,江阴全市范围内都将实现‘数字城管’智能化、网格化管理。”

    据介绍,为加强对执法人员监督,有效震慑部分无理取闹或暴力抗法的违法者,固定和收集执法案件的证据,近日,该局又为城区五个执法中队的一线执法队员首批配备了100台“现场执法记录仪”。“现场执法记录仪的配备,既能达到清晰还原执法现场的效果,又能进一步规范城管执法队员的执法行为,防止出现执法纠纷,这既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更是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江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陶金虎说,“法治城市建设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让法治建设更有基础,民生服务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记者 陈广娟 通讯员 沙雪蓉)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安徽省淮南市:“数字城管”破解游商监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