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泸县:枝头并蒂花开艳

2013-05-20 09:29: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泸县位于四川南部,是“千年古县”之一、“中国龙文化之乡”,素有“龙城”之美誉。近年来,泸县人民法院以“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创新审判管理、真情服务群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3年2月,该院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

    法院文化感染群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法院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打造出自身特色。”泸县法院院长谢杰说。

    泸县法院将千年古县的人文积淀与法院文化精髓相结合,将拼搏、奋进、创新的龙城人民精神与当代法官理念相融合,制定了法院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形成了以“两个一流”、“四院”、“六化”、“八字院训”为核心的法院文化。

    “走进泸县法院立即被厚重的文化底蕴所感染,不禁对我国几千年的法律文化肃然起敬,法律的威严让心灵在这里得到净化”,泸州市人大代表刘春玉如是说。

    在文化建设的有力带动下,近四年来,该院已向上级法院、党委、政府等部门输送人才30余人;近三年来18名青年干警通过竞争走上中层岗位,成为该院的中坚力量;近两年来该院获得省级以上个人表彰奖励23项,集体表彰奖励15项。

    提升质效维护群众

    “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泸县法院人的宗旨和信念。近年来,该院加强网上同步录入、严格案件质量评查和流程监控,各项指标强势提升。2012年在以《全省法院案件质效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的综合评估中,泸县法院案件质效综合评估在全省188个基层法院中名列第一。

    “法官,你好,我的一件车祸案子2012年11月起诉到法院,现在办得怎么样了?”一名当事人打电话急切地询问道。法官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在网上迅速调出了该案的卷宗,将审理情况详细地告诉了当事人。

    “成天在外面跑案子,现在审管办盯得紧,即使加班也要及时将案子录入电脑,要不就榜上有名咯。”执行法官张正义说。

    早在2010年,泸县法院就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建立了“每日跟踪、每周汇总、每月通报、每季度分析”的案件质量评查体系,建立了庭审、法律文书“两评查”制度。

    被评为“调解能手”的云锦法庭庭长曾万军说:“‘两评查’制度就像‘紧箍咒’一样,让法官随时绷紧这根弦,在庭审和法律文书质量上丝毫不得怠慢,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便民服务贴近群众

    2012年4月,新建的诉讼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设立了集导诉服务、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等功能为一体的八大窗口服务区,采用多种形式向当事人告知诉讼流程,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温馨便捷的诉讼环境。

    “现在地方比较宽敞而且功能更加完善了,老百姓在立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看看诉讼须知就能解决了……”前来立案的陈建律师感叹道。截至目前,该中心共接待群众4700余人次。

    近日,潮河镇某村二社的空坝里,人头攒动,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这户人家的儿女怎么能这样呢,毕竟是自己的亲妈啊……”“是啊,太不孝了。”

    泸县法院潮河法庭法官谢蓉正在此审理一起赡养纠纷。该案原告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被告是她的4个儿女,因一些陈年旧事使得两代人矛盾加剧,4个儿女都有楼房住,而老人却住在阴暗潮湿的草房里,吃着发霉的米、喝着不干净的水,下雨天雨水还从房顶漏下来。在村委会的支持下,老人将4个儿女告上了法庭。

    该院认为,此案充分反映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就地审判会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感化效果。经过审理,4个儿女对之前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感到羞愧,在法官和村民的说服下,大儿子当即就将老人接回了自己的家。

    巡回审判是泸县法院便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去年至今,巡回法庭共举办法制宣传53场次、开展巡回就地办案245次、进村开庭审案800余人次。(游晓芳 王开梅)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四川雅安:查处10起违规违纪案件
·四川成都联合发文落实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
·四川: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服务“三大发展战略”
·四川巴中:行政白皮书的法治“红”效应
·四川再出台救灾重建指导意见
·四川:增加办案透明度 提高执法公信力

·四川:增加办案透明度 提高执法公信力
·震后五年,四川检察坚韧走来
·四川成都武侯:案件质量评查引入外部监督
·四川部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四川攀枝花:突出政法特色 推动政法工作科学发展
·四川省委政法委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四川政法大讲堂”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