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三十八项公安业务社区可办
“社区六进”总体推进率已达八成
“没想到这么便利,在家门口就能把交通罚款交上,往后再也不用去银行排队了。”刚办完手续的李红阳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5月17日上午,住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聚福社区附近的李红阳来到聚福警务室,在社区民警李茜的帮助下,通过警务室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集中式处罚平台,查到自己去年12月末有一次闯红灯行为还没有处理。记者看到,借助该平台,李红阳在警务室里就把200元罚款交上,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如此便民举措是德州公安“社区六进”工作内容之一。“社区六进”是指物管、危管、网管、交管、外管、消防6个警种的服务进社区。
为将民生警务各项措施落实到社区,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德州市公安局将道路交通管理、出入境、消防、户政等部门的38项业务,全面下放到社区。其中,交通违法查询、驾驶证审验补换、居住证申换领等23项业务,可在社区由民警直接为群众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等8项业务,可委托“六进”民警代办;户口迁移、户口补录等7项业务,可委托社区民警代办。
2012年11月,德州市开始公共安全服务“社区六进”试点。德州市公安局局长于松岩说:“在科学划分警务区基础上,我们基本按照每个警务室配备1名社区民警和3名辅警的标准下沉警力。一名社区民警、6名‘六进’民警再加上3名辅警,这样的组合就是‘163’。”
为统筹社区警务与“六进”警种之间的关系,实现同促进、共提升,德州市公安局制定《公安机关社区民警与“社区六进”警种业务对接工作规范》、《“社区六进”联动机制》等文件,细化“社区六进”工作内容,科学划分社区民警和“六进”部门的条块责任。
“社区民警需要在社区定点长期开展工作,‘六进’民警则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到社区工作的时间。”于松岩说,“两者的双向互动和信息推送,一方面突出了社区警务的支撑作用,为业务警种提供可靠信息源;另一方面又突出业务警种的反哺作用,为社区警务工作提供支持服务。”
德州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社区六进”工作难点在农村。为此德州市公安局确立“城乡一体、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把公安信息化、城乡警务战略、“社区六进”三点连一线,从整合资源、变革模式、创新方法入手,因地制宜,全市呈现面上整体推进、线上齐头并进、点上精彩纷呈的鲜明特色。目前,全市“社区六进”总推进率达到82.7%
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山东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群众对德州市治安状况满意度上升2.03%。今年以来,德州公安一季度破获现案、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0.7%、7.1%;德州市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6.16%、25.28%、19.53%、39.71%,火灾事故起数、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3%、53%。(记者 余东明 孟伟阳 /通讯员 滕世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