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摧毁一制售假药团伙,涉案价值近4000万元
废旧厂房每天生产20万粒假冒“品牌药”
3月31日凌晨3时许,河南安阳的刘某早早起了床,开着面包车出了自家院子。9时许,他驾驶的面包车被民警逼停,民警从车上搜出许多假药,并将刘某牢牢控制。刘某长叹一声:“一直害怕这一天,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在“3·31”全国特大制售假药集群战役统一收网中,安阳市公安局组织400余名警力分头出击,迅速抓获35名制售假药犯罪嫌疑人,捣毁生产、销售、仓储假药犯罪窝点13个,查扣制假设备42台,缴获假药8300余万片(粒),查获制作假药原料2300余公斤,涉案价值近4000万元。
废旧厂房生产“配件”运往全国
今年年初,河南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接到公安部交办的一条制假案件线索:有人通过互联网从安阳的刘某、张某等处大量购买假药。这条线索迅速被转交到安阳市公安局。安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郭法杰要求倾全局之力,彻底摧毁这一犯罪团伙,并指定由副局长王日升任指挥长,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接受任务之初,我们感觉压力很大,因为线索中能利用的信息极少。”王日升说。经查,刘某、张某均系假名。专案组民警果断调整侦查思路,在进一步分析研判中,终于发现有重大嫌疑的刘某。
民警对刘某展开重点调查,发现他开有两家物流公司,其中一家承包给亲戚经营,另一家名为畅汇物流的公司由刘某夫妇亲自经营,经常收发来往全国多个省市的托运物品。托运物品一般标明为弹簧、螺丝等“配件”,表面上并无异常。
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刘某收到各类包装完好的“配件”后,并没有送往工厂或配件供应部门,而是很快将成包的“配件”拉往城乡接合部的几处农家院以及较为偏僻的废旧厂房。随后这些地方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新的“配件”,然后通过畅汇物流公司或长途客运汽车托运到全国部分省市。据此,专案组分析认为,畅汇物流公司有问题,“配件”更有问题。
厂家技术人员仅凭肉眼难辨真假
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决定进一步开展调查。专案民警对位于安阳县、内黄县等地涉嫌生产包装假药的5个窝点进行了调查取证。民警发现这些窝点每月电费均在2000元以上,这跟制假机器日夜运转有直接关联。同时,民警又化装成垃圾清运工,对5个窝点附近的垃圾堆进行了侦查,发现均有大量跟药品生产、包装有关的废弃物。据此,专案组分析认定,此系生产包装假药窝点无疑。
在深入摸排中,犯罪嫌疑人刘某、崔某、段某、韩某、张某等各窝点主要负责人也逐渐浮出水面。办案民警逐渐掌握了他们参与制售假药的全部犯罪事实。3月31日,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下,“3·31”全国特大制售假药集群战役安阳主战场进行收网。
在安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记者看到了公安机关查获的大量假冒 “脑心通”胶囊、硝苯地平片、白加黑感冒胶囊、吗丁啉等成品、半成品药。安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政委李涛说:“这个团伙的制假能力非常强,他们生产的‘脑心通’胶囊,包装及药品颜色跟真药几乎一模一样,连厂家的技术人员都难以用肉眼辨出真假。”
安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王向东介绍说,这几个窝点生产的假药涉及28个品牌共计32种。几个窝点多台机器日夜不停生产,平均每天生产20万粒各类“品牌药”,光查获的假药原材料、包材、成品半成品及制假设备就装满了几大车。
生产窝点设置道道关口
今年43岁的刘某是这个制售假药犯罪团伙的头号人物。2012年以来,他伙同他人从外地购进假药原料、包装、商标标识及相关机器设备,在安阳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废弃厂房内组织农村无业人员,大批量生产假冒常见品牌药品,再通过物流公司向北京、黑龙江哈尔滨、山东济南、辽宁沈阳等地大量销售。
这些制假设备和大量原材料从何而来?原来,刘某经常参加各类药品交易会,广泛搜集生产假药半成品、包装、商标标识等厂家和不法商贩的信息,然后再与他们交易。
“利欲熏心”一词最能形容这个犯罪团伙的作案动机。记者在看守所采访生产窝点负责人之一段某时,他说:“生产销售假药,可谓一本万利。”此前,段某开有一家理发店,每天收入三五百元,日子过得很不错,但自从参与制售假药,段某再也无心经营理发店。
刘某制售假药团伙在安阳境内隐蔽生产销售了1年多,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个团伙的生产窝点不仅地理位置偏僻,还设有岗哨。民警若想贴近侦查极为不易,前后要通过嫌疑人布置的几道关口。此外,刘某犯罪团伙成员之间全部为同学、亲戚关系,他们通过相对可靠和固定的网络进行假药交易、买卖,不论购买假药原材料或者发售成品假药,均以“配件”名义通过物流公司和长途客车进行托运,和药品商之间的交易不通过银行转账,而是通过客车捎带,暴露的风险较低。(记者 夏吉春 /通讯员 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