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民警与辖区学校学生开展吹蜡烛比赛 元爽 摄
派出所民警为辖区孤寡老人进行爱心服务 杜兵 摄
冯频传 记者 张伟
为政以德,顺乎民意。2011年6月以来,广元市政法系统围绕“观念大转变、资源大整合、民心大凝聚、社会大和谐”的大政法工作格局,创新开展以“服务群众、管理创新”为主题的“警民亲”活动,各级政法部门创新举措,务实工作,开创了面貌一新、政通人和的新气象。
广元市地处川陕甘三省交汇处,辖四县三区,境内崇山峻岭,绵延起伏。部分农村位于大山深处,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在换发二代居民身份证时,一些乡村老人因身体羸弱等原因行动不便,无法及时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件。青川县乐安寺派出所所长董进敏为方便群众,走村串户,上门采集户籍信息,证件办好后,又辗转大山之间,送到每个老人手中。一年来,他风雨兼程,为群众上门办证送证280个,收到百姓赠予的多面锦旗和多封感谢信。
办好小事情赢得大民心,解决小问题促进大和谐。董进敏和群众的鱼水情,仅仅是“警民亲”活动深入警心民心,促进和谐安宁的一个缩影。
量化服务 顺应群众新需求
金贵银贵平安贵,千好万好和谐好。在当前形势下,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尤为紧迫。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政法队伍建设暨“警民亲”活动纳入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级政法部门工作目标,严格考核奖惩。广元市委书记马华强调:“实践证明,‘大政法’理念在完善我市政法工作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期待,全市政法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抓民生、聚民力、解民忧、安民心,在为民服务中恪尽职守,不断提高我市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全市政法系统创新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真心帮助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的工作思路,着力改进作风、转变形象。政法各部门坚持“大政法”和“警民亲”两手抓,把“警民亲”活动实施情况及效果纳入干警效能考评。从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查验干警是否真正为民执法、为民服务,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晋级的重要依据。市司法局把落实法律援助责任作为“警民亲”活动重点,要求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年至少办理1件法律援助案件,专职援助律师每年至少办理20件法律援助案件,保证法律援助工作落实到位。“警民亲”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24件,办理其他服务事项16536人次,服务困难群众19984人次。
各部门还大力加强对基层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市县两级共建立领导联系点205个,党委、党委政法委和政法机关组织督导组,结合执法巡视、作风巡察,督导基层单位“警民亲”活动及队伍建设200余次,有力地推动了活动深入开展。
便民服务 不断推出新举措
为民服务运筹足,惠民措施办法多。开展“警民亲”,重点要便民。广元市政法系统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广泛开展各种便民服务活动,利民惠民的新举措层出不穷。
全市法院系统积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建立了便民服务站、便民诉讼点和“流动法庭”,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办案,为群众诉讼提供便利。公安机关搭建了“警民亲”活动短信平台,适时发布预警、交通等便民信息。各窗口警种均设立了群众接待室,推行“一站式”服务,组建“流动警务室”、“口袋派出所”、“流动车管所”,双休日、节假日上门为群众服务。
两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共举办群众工作技能培训300余场次,培训干警2万人次,基层一线干警的受训面达到100%。各部门组织党员服务队、宣传小分队,深入乡镇、村组、社区,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政法干警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及时妥善处理纠纷、化解矛盾,做到了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亲民爱民为民已成为政法干警的职业操守和自觉行为。
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护民利
疙瘩要往轻里解,矛盾宜解不宜结。政法各级各部门以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消除影响和谐的矛盾隐患、整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治安问题为着力点,建立完善了畅通群众网络诉求渠道、民生求助渠道、领导干部接访渠道,联系困难群众、联系基层、联系工作实际、联系分管部门,倒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落实不力的责任、责任单位办事不力矛盾上交责任的“三通四联两倒查”群众工作机制,积极化解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老案、难案、积案”,有效预防了新的不稳定因素产生。
法院系统在审判轻刑案和刑附民案时,发挥诉前调解功能,近年来的一、二审刑附民案件调撤率均不断提高。检察机关发挥民行检察职能,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400多万元,通过提抗和再审检察建议,化解长达十余年的积案3件。公安机关依法打击非法经营证券行为,为受害群众追回被骗资金58万元。市司法局建立全市重大法律事务协调中心等专业性较强的调解机构,依法调解,维护稳定。
全市呈现出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疑难矛盾化解率、矛盾调处巩固率上升,越级上访人次、信访积案下降的“三升两降”的良好趋势。
提升效能 转变作风顺民意
改弦更张促效率,真抓实干合民心。各部门将“警民亲”活动与加强政法队伍“三项制度”建设、落实“三项机制”、开展“两项活动”紧密结合,以解决政法工作中存在的监督不力、司法透明度不够、群众工作水平不高、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为突破口,从群众最不满意、意见最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入手,大力加强执法办案关键节点的监督制约,强推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政法工作效能建设。
法院系统采取案件同步上网、案件质效评估、质量评查通报等措施,加强审判程序监控和节点管理,提高办案质效。检察机关着力提高侦查一线干警的执法规范化意识,将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纳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强化办案责任,提高办案质量。公安机关不断加强执法办案关键节点的监督制约,通过完善办案流程、开展案件评查、实行办案评比、严格错案查究,督促干警转变作风,公正廉洁执法。司法行政机关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管理,加大违纪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实施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全程跟踪监督,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全市司法部门办理预约上门公证119件,减免公证费用21万余元。“警民亲”活动开展以来,政法队伍素质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干警执法失误、执法过错、办案超时限等问题得到有效制止,群众对政法干警的认可度全面提升。
为民分忧 延伸服务暖人心
琴瑟合鸣奏和谐,警民鱼水汇真情。政法各部门主动寻找“警民亲”活动与创先争优的结合点,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安排的“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健全完善服务群众制度,推出便民惠民新措施,密切了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法院系统在审判活动中,创新开展差异化服务,把法庭搬到农家院落,把开庭时间调整到节假日和夜晚,方便了不同群体参与诉讼,接受教育。检察机关倾情帮助贫困村,市检察院给青川县燕子村协调资金200万元,建移动基站,修路架桥,发展核桃产业,解决了1000多名群众的通讯、行路、增收难题。公安机关组织开展“联百企、进千家、访万民”爱民实践活动,对不同警种服务群众的方式提出量化要求,推行交通事故快速理赔、驾驶人体检证明远程提交、电话申请车管业务、加急出国(境)证件5日内签发、公共户口簿7日内办结等便民利民举措。基层派出所普遍推行为民代办服务,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真正体现了“群众动嘴、干警动腿”的服务理念。旺苍县黄洋派出所在黄洋小学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为30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亲情电话、友情网络、健康图书、学习辅导、爱国影视、心理咨询、困难帮扶、健康档案等系列服务,营造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受到家长和师生一致好评,2012年黄洋派出所被评为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司法行政机关加大民生领域法律援助力度,在四川率先推出微博申请法律援助通道;开展“亲情帮教大走访”活动,帮助18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实现就业。
“脚跟站稳,百事可做。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广元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光志强调,为民服务,重点要把感情贴近在民心民意上,把精力花在为民分忧上,要让群众亲身感受政法工作的成效、充分理解政法干警的做法。要打鼓打在点,穿针穿在眼,活用“大政法”,巧用“大政法”,以“大政法”促进社会大和谐,大发展,各级政法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如既往便民、利民、惠民、爱民,开启一扇扇提升群众满意指数的幸福之门,在全社会形成警民一家亲、公道暖人心的良好氛围,确保广元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提供坚实有力的法制保障。
·四川攀枝花:突出政法特色 推动政法工作科学发展
·四川省委政法委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四川政法大讲堂”开讲
·四川犍为创新“三联”模式推进平安建设
·四川犍为政法系统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四川检察3成涉罪未成年人不捕
·四川前四月封存484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四川前四月封存484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四川部署全省政法系统开展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
·四川绵阳涪城破获侵财刑案1243起
·四川泸州:切实增强百姓的安全感
·四川夹江:采取措施警方全力打“三假”
·四川甘洛:点线面结合开展交通安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