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然位处基层、级别不高,可就在老百姓身边;他们虽然权力不大、不易引起注意,却能直接把手伸进老百姓的钱袋子……近几年,虽然不少“老虎”级贪官被查处,可老百姓仍觉得腐败分子不少,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腐败案生生刺痛了百姓的心。
昨天上午,浙江省检察院召开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得知,去年至今年4月底,浙江检察机关已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职务犯罪案件770件979人,其中贪污贿赂类犯罪526件668人,渎职侵权类犯罪244件311人。这些工作在群众周围、本该为群众提供一线服务的公仆,却将他们的黑手伸向了群众。
收钱“放水”,让2000多人“混”到职称
职称是一个人工作资历的体现,和待遇晋升紧密相关,也正因此,有些人绞尽脑汁只为弄到一本职称证书。有需求,便有市场。杭州的两家教育培训公司承揽技术职称的申报评审业务,为了“开拓”业务,两家公司表示能够帮“不够格”的人评上职称。
两家公司之所以能拍这个胸脯,是因为“背后有人”。这个人,就是时任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管理处处长的蓝小平。更重要的是,蓝小平当时还兼任了丽水市非公有制单位人员技术资格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
两家公司的负责人龚某和周某送上共计38万元的贿款后,将中级职称评定的事也拜托给了蓝小平。收了钱后,蓝小平心知肚明,开始在职称评审中大量“放水”。
龚某和周某代理申报的中级职称中,大多数人并没有评审资格。为此,他们伪造了学历证书、初级职称证书、工作业绩等材料。蓝小平虽然知道,但统统予以受理,并通过初审。
在之后的审核中,为了让那些人能顺利过关,蓝小平介绍龚、周二人认识了时任丽水市非公有制单位人员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专业组组长的周荣委。
在蓝小平的授意下,周荣委答应给予“关照”。当然,这不是白关照的。龚某和周某先后2次送给周荣委汽油卡、烟酒卡等财物,周荣委予以收受。
龚某和周某将需要评审通过的人员名字做了记号,然后将名单交给了周荣委。对照这份名单,周荣委大笔一挥,让他们全部通过了评审。在蓝小平和周荣委的操作下,2000多名本来不符合规定的人员就此获得了非公有制人员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职称。
这一事件在当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了人们对职称评审公正性的怀疑,大家曾一度传言,“职称是可以买的”。
2012年8月31日,云和检察院以涉嫌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对蓝小平、周荣委提起公诉。同年9月29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蓝小平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周荣委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收钱“打假”,“从轻发落”售假者
陈圻飞绰号“飞机”,是义乌市场上一名专职打假人员。一天,他发现义乌市桥西街某卸货点有大量的侵权运动鞋,于是打电话给时任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福田工商所副所长的俞勇强。
接到电话,俞勇强意识到“有戏”,立马带上江东工商所原工商干部傅敬能及协管员等人,直奔陈圻飞举报的卸货点。在那里,他们果然发现了一批侵犯“TEP”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运动鞋。
这批货的主人是在义乌经商的楼某。得知工商执法人员查上门,他急坏了,到处找人说情,希望能够少扣点货、少罚些款。终于,他通过朋友找到了陈圻飞、俞勇强和傅敬能,表示只要能够放他一马,一定“感激不尽”。结果,工商所只查扣了卸货点内的一部分侵权运动鞋,且对楼某只处以1.2万元的罚款。
被“从轻发落”后,楼某上门感谢,交给陈圻飞5万元。陈圻飞留下2万元,交给俞勇强3万元,并明说这是楼某送的。俞勇强当场收下。
接着,俞勇强分别送给傅敬能和未参与办理此案的江东工商所原工商干部赵瑾每人1万元,他自己留了1万元。
这已经不是陈圻飞第一次向俞勇强“报案”了。
2012年,义乌市检察院走访商户时,得知有工商执法人员和打假人员勾结,利用查办商标侵权案的公权力,向市场经营户索取或收受贿赂。经深挖细查,检察院查办了俞勇强、傅敬能、赵瑾等工商系统执法人员贿赂窝串案8件11人。
“老虎”要打,“苍蝇”也要除
今年2月,最高检发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年的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专项工作。2月26日,浙江省检察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专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事实上,我省早在2年前就开始着力打击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了。”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刘建国说。近几年,我省查处了不少“老虎”级贪官,但老百姓仍觉得腐败分子不少,这是因为仍有一些“苍蝇”级别的贪腐官员就在群众身边,他们吃拿卡要,和利益集团勾结,直接侵犯群众的利益、伤害群众的感情。
近两年,我省各级检察机关围绕“三农”、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重点民生领域,查办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
纵观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群体性腐败的现象颇为突出,有同一系统、部门、单位或科室成员利用公权力,合伙谋取不法利益。刘建国说:“职业道德的缺失、监督的缺位,让这些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行政执法权寻租,致使行业腐败潜规则盛行,最终侵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损害了国家公权力的权威。我们一定要扫清这些‘苍蝇’。”
(记者 仇健 通讯员 沈简轩)
·浙江:为重点工程筑牢廉洁“防火墙”
·浙江义乌抓获涉毒嫌疑人192名
·问题生姜假羊肉引发消费者忧虑 浙江严防问题农产品流入
·[视频]温州市政府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签署合作意向书: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将落户温州
·浙江台州:办案中寻找群众满意“黄金节点”
·浙江浦江严格约束法官8小时之外活动
·浙江浦江严格约束法官8小时之外活动
·浙江检方去年至今查办群众身边职务犯罪案件770件
·浙江温州边防基层单位设立心理服务场所
·浙江:35件重大案件查办成标杆
·浙江宁波江北区法院重视求真务实作风建设
·浙江立人集团非法吸存超5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