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重庆

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冒保健品案

2013-05-15 18:26: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公益楷模、公益诚信人物”、“中国2011年十佳培训师”……犯罪分子利用一个个虚假的身份、头衔,流窜福建、云南、广西、四川等多省行骗,并在重庆的北碚、永川、渝中等地举办现场销售会。“神医”、“专家”宣称自己销售的假冒保健品包治百病,夸大宣传假冒保健品的功效,将成本只有50元上下的山寨保健品以5800元每盒价格销售给防范意识薄弱的中老年人。

据重庆北碚区警方今天(15日)通报,在今年3月27日,重庆警方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出动警力190余人,与福建厦门、云南昆明、广西南宁、四川宜宾、成都五地警方联合行动,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团伙成员的实施抓捕,并对其收发货窝点进行了查控,成功侦破李某团伙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截止目前,仅重庆警方就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捣毁仓库3个,捣毁售假窝点9个,打掉售假团伙3个,涉案价值20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792万余元,缴获各式假冒保健品品牌4类13种,查获涉及的保健品颗粒852690粒,保健品粉末3420袋,口服液1640支,保健仪器167盒等。

针对此次案件的侦办,北碚警方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是跨省作案、网络密布。李某某团伙在全国多地设立库房和销售门市,以“上课”的形式洗脑传销、流动作案,犯罪网络遍及福建、云南、广西、四川等地。二是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该团伙内部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其中:李某某负责协调各方,兼任宣讲师;其妻林某某,负责联系供货方以及下级经销商;凌某某驻守北碚,看守仓库,负责收发货款;林某到全国各地的销售地现场负责会计工作;廖某某作为李某某下家,同时负责业务拓展。三是手法隐蔽、打击困难。李某某团伙已注册成立重庆某商贸有限公司,店内直接出售多种保健品。其上家张某某、颜某也分别在“合法公司”的掩饰下从事非法行动。而李某某本人更是顶着“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公益楷模、公益诚信人物”、“中国2011年十佳培训师”等虚假头衔,对自己身份进行了精心的打造、包装。四是涉案金额多,社会危害大。李某某团伙的作案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以“上课”洗脑的方式对中老年患者进行欺骗性销售,在重庆地区的涉案金额就达2000余万元,由于其产品价格昂贵且无实际疗效,不仅可能给患者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延误病情。

警方提醒:市民购买保健品一定要到正规商店

老年人多身患慢性疾病,难以根治,容易病急乱投医。这些骗子们正是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疏于防范的心理,将一些山寨货宣传成“神丹妙药”。加之老年人独居家中,推销人员采用参加免费讲座等形式,赠送小礼品,获取老年人的好感,再加之“专家”、“名医”为幌子,故意夸大或捏造病情吓唬老年消费者,忽悠老年人购买假劣保健食品。

相关链接:

2012年11月,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在工作中发现一条重要线索:重庆市北碚区人李某某,以虚假的“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公益楷模、公益诚信人物”、“中国2011年十佳培训师”等身份,在云南、四川、重庆北碚、永川、渝中等地宣讲,召开保健品销售座谈会,吹嘘“经多年潜心研究、疗效极佳、包治百病的含有硒保健品”。将成本只有50元上下的山寨保健品以5800元/每盒向中老年市民推销,涉案的保健品疑为假冒伪劣商品,并均通过北碚区某物流公司向全国各地发货。

为查明真相,市局打假总队将案件线索移交给北碚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获取此线索后,北碚警方高度重视,分局立即组织案侦骨干成立专案组,对该案件进行深入侦查。

警方经过深入摸排和大量的调查走访发现,嫌犯李某某向中老年人推销的保健品是安徽某药业有限公司授权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所使用的包装,但是“药粒”并该药业公司生产。

为对犯罪团伙进行精确打击,办案民警赶赴南京、厦门等地。经全面调查,民警发现南京某生物科技公司与厦门另外两家生物科技公司联系密切,三家公司的法人颜某、谢某平和谢某雄属于一个利益共同体,而谢某平的妻子张某某就是向重庆李某某团伙销售假冒胶囊的“张总”。

因涉及其他省市,为对犯罪团伙进行精确打击,经申报公安部,该案成为今年公安部打假行动重点督办案件。

通过抽丝剥茧的缜密侦查,犯罪网络逐步浮出水面:张某某从河南、浙江等地购买药片、药丸等原材料,并在厦门设立制假窝点,雇佣工人进行加工包装,由颜某管理。同时,颜某出为张某某出面签订销售和代理合同,通过李某等多个经销商将假冒产品卖向全国多地。

案件主要嫌疑人基本明确,抓捕时机已成熟,专案组果断决定收网。为确保抓捕行动顺利进行,公安部经侦局第三直属总队、市局打假总队及市局相关部门领导专程来到北碚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指导工作,经过综合评估,决定发起多省市联合行动的“集群战役”。

2013年3月27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重庆警方与福建、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警方同时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40名,捣毁制售窝点28处,查获各类假冒伪劣保健品650.75万粒(支)、假冒包装材料约50万份,总涉案金额达1.07亿元。

在这次集中行动中,仅重庆地区就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仓库3个,捣毁售假窝点9个,缴获13种4类假冒伪劣保健品,合计852690粒、粉末3420袋、口服液1640支,另有仪器167盒。

(记者陈代泽 /通讯员程东亮)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