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地区部分船农反映黄牛和少数行政执法人员串谋收取“保护费”,湖州市检察院积极响应船农诉求,在全市范围部署开展查办港航系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至今已立案查办职务犯罪窝串案25件25人,有效整顿了湖州地区的航运管理秩序,赢得了船农的广泛赞誉。记者从今天上午浙江省检察院召开的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包括湖州港航系统窝串案在内,去年至今年4月底浙江检察机关已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职务犯罪案件770件979人。
据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刘建国介绍,近年来,浙江检察机关坚持把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职务犯罪作为办案重点,先后部署开展了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突出查办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有力遏制了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滋生蔓延的势头。2012年至今年4月,我省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职务犯罪案件770件979人,其中贪污贿赂类犯罪526件668人,渎职侵权类犯罪244件311人。同时,浙江检察机关坚持惩防并举,加大预防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案件剖析工作,注重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去年以来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共撰写“涉农惠民领域案件剖析报告”500余篇,直接推动了涉农惠民领域相关制度的完善。
从浙江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分析,刘建国认为当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一是集体腐败现象突出。集体腐败通常称为群体性腐败、腐败窝案,是指同一系统、部门、单位或科室的成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的腐败行为。如该省检察机关查办的道路运输管理系统窝串案中,从省运管局局长张平平开始,包括下属副局长、有关业务处室的处长、副处长到市县工作人员,全省运管系统共查办了72人。二是权力寻租、职业道德缺失现象严重。部分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行政执法权寻租,既损害了国家公权力的权威,又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2012年义乌市检察院查办的工商系统窝串案,少数工商执法人员,利用打假的公权力,与社会打假人员勾结,在查办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向被查处的市场经营户索取或收受贿赂。商户反映强烈,检察机关经深挖细查,共查办工商系统执法人员贿赂窝串案8件11人。三是一些行业系统潜规则盛行。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一些行业系统的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随之而来的是行业系统的腐败潜规则盛行。如去年,浙江省检察院在跟踪各地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广电系统在设备采购、农村数字电视改造等方面存在着“行规”,及时联合省纪委在全省部署开展了查办广电系统贪污贿赂犯罪专项行动,全年共查办广电系统案件104件108人,内处级10人,科级34人。四是渎职和受贿交叉的“复合”型职务犯罪案件不断增多。近年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涉案领域已延伸到教育、税务、交通、安监、海洋与渔业等多个行业部门。渎职和受贿交叉的“复合”型职务犯罪案件也不断增多,渎职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贿赂犯罪。五是作案手段更趋隐蔽,新型职务犯罪增多。干股分红、合作投资、委托理财、挂名领薪、关联交易等新型职务犯罪形式时有发生。
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检察院还通报了一批去年以来查办的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记者范跃红)
·青海检察院交通厅启动共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全国铁检启动平安铁路建设重点打击职务犯罪
·北京昌平区检察院5年查基层职务犯罪29件
·安徽:“四员”建言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江苏宜兴:紧盯热点重点惩防涉农职务犯罪
·河北曲阳:举办村干部职务犯罪预防法制讲座
·河北曲阳:举办村干部职务犯罪预防法制讲座
·广州拟专门立法预防职务犯罪
·穗拟推预防职务犯罪条例 官员财产申报不实先予停职
·云南个旧:预防职务犯罪监督员让村官更廉洁
·河北:宣传涉农检法知识 预防涉农职务犯罪
·新疆检察系统开展为期两年的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