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移动警务通”引领社区警务新发展

2013-05-15 11:11: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法治报 

今年5月10日,全省治安管理工作暨社区警务平台推广应用现场会在顺德召开,顺德区公安局陈村派出所潭洲村社区警长卢楚炜登台,用30分钟的时间介绍陈村派出所社区警务平台工作经验。这一切都得从陈村派出所完善“大社区”格局,全面推进社区警务信息化说起。

据悉,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陈村派出所开展了“大刑侦、大治安、大巡防、大社区”四大勤务机制改革,实现刑侦、治安、巡防、社区工作专业化和专职化。社区警务专业化、社区民警专职化为夯实社区基础,推进社区警务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专职社区民警弹性上班

对“80后”社区民警卢楚炜来说,一天的工作从打开手中的“移动警务通”开始:一点开屏幕,任务菜单便提醒他,这周必须对辖区内的废品回收站和理发店开展治安检查,同时还要走访数户重点出租屋。卢楚炜心里有数,这周的工作便围绕警务通提醒的工作事项进行。

和卢楚炜一样,如今,在陈村镇,17名社区警长人手一部警务通。他们彻底从参与派出所办案、中队值班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陈村派出所所长何碧耀介绍,社区警务信息化改革,前提是内部机制要理顺。为此,陈村派出所创新社区民警专职管理。去年7月,陈村派出所一口气拿出17个社区警长的岗位,面向全所170多名民警竞聘。

“别小看这些社区民警,他们绝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管着一支几十号人的队伍。”陈村派出所教导员李斌告诉记者。

如今全镇分散的治安队员、视频监控员、护村队员、综管员和消防协管员5支队伍700多人全部归由社区民警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考核。为了提高社区民警政治待遇,派出所还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由社区民警担任村居党支部委员。

社区工作虽然繁琐,却是警务工作的重心工作,也是基础性工作,有挑战性,卢楚伟愿意在这里干出成绩。基于上述缘由,卢楚炜便是主动竞聘成功当选的社区警长。

陈村派出所赤花警务室社区民警梁锐柏多年在基层一线工作,他的感受更为明显。“社区警务包括149项日常性工作,平时还要参加中队值班、办理案件、承担设卡任务,占了很多时间,所以真正到社区去走访工作的时间并不多。”梁锐柏说,社区民警专职管理改革后,实行弹性上班制度,他便彻底从繁重的派出所、中队工作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社区,扎扎实实开展基础工作。

●一台“警务通”搞定社区工作

社区警务专业化、专职化为夯实社区基础、推进社区警务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如今,陈村派出所作为全省试点,警务信息平台和移动警务通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社区警务平台及移动警务系统整合了流动人口、出租屋等14个业务系统,社区民警只需要打开一个平台,就可以开展所有的工作,只需录入一次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关联到其他系统,大大减轻了社区民警的工作负担。系统还实现了信息提醒、预警,并对社区民警的任务执行、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督、量化和自动化考核。

“以前社区民警查询和录入信息都要在办公室电脑上操作,导致很多时间都耗在办公室,现在,我们只要随身带上一部警务通,就能随时随地开展工作。”卢楚炜拿着移动警务通向记者演示。

移动社区警务平台使用战果明显。

今年一季度,陈村派出所通过标准地址库信息采集及社区民警到社区开展工作,共发现和提供违法犯罪线索90多条,协助抓获嫌疑人72名,协助破获刑事和治安案件64起。

●综管员也将配备警务通

在谈到陈村派出所为何会在警务工作中确定“社区警务先行”的思路时,何碧耀介绍,派出所调研发现,社区警务包涵共约140多项日常性工作、涉及25个系统、大概要填报40项台账报表,工作繁杂、重复,社区民警疲于应付。

所以,陈村派出所完善“大社区”格局,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创新社区民警专职管理,狠抓社区治安基础建设,优化社区巡防队伍管理,推进社区警务信息化和智能化等。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这几年警务工作的大趋势。目前社区警务缺乏有效信息作为支撑,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我们创‘平安陈村’的实际举措。”何碧耀告诉记者,选择将移动社区警务平台试点建设作为突破口就是用信息化来实现科技强警之路。

何碧耀坦言,从目前试点移动社区警务平台和移动警务通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明显。

接下来,陈村派出所还将给60多名综管员也配备这样的警务通,实现全村信息化联网办公。

●制度监督保障社区警务机制

社区民警管理着这支700人的群防群治队伍,一个社区民警管理着数十号治安队伍,最多的有近70号人马,那么社区民警又是如何用好这支队伍,确保不滥用职权的呢?

卢楚炜告诉记者,他可不敢偷懒,自己在监督辖区里群防群治队伍的同时,派出所的领导也在时刻监视着社区民警:“移动警务通可以GPS定位,派出所领导可随时查看我们的地理位置,而且社区民警在走访的过程中必须拍照留档,照片的时间和地理位置都是自动生成的,造不了假!”

何碧耀说:“工作中有权必有责。”

记者获悉,陈村派出所也在强化对社区民警工作的督导考核,包括将任务细化分解、实行绩效考核。而且,陈村派出所试点的移动社区警务平台,能实时监督社区民警开展工作情况,对于“四色预警”指标靠后的社区民警,会通过电话提醒、约谈、诫勉谈话的形式,来激发民警的工作责任心。

■链接

信息化带来社区警务工作8大变化

1办公方式转变

以前社区民警查询和录入信息都要在办公室电脑上工作,无法沉入到社区,使用移动警务通后,民警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社区。2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社区警务平台关联了大量信息资源,同时社区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采集录入的信息,也可以实时提供给其他警种使用,实现了全警信息资源共享共用。3工作更条理化社区警务平台提供了强大的任务管理功能,将社区民警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管理,设置了任务提醒功能,随时提醒社区当前和今后需要做什么工作。4工作更便捷化开展社区警务信息化后,社区民警只需要打开一个平台,就可以开展所有的工作,只需要录入一次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关联到其他系统,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5统计工作自动化以前社区民警需要手工制作40多个工作报表,耗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现在社区警务平台可以个性化定制报表,并且自动生成各种报表。6监督管理及绩效考核信息化现在可以随时登录社区警务平台检查社区民警工作的完成情况及绩效,有利于对社区民警及社区工作进行实时监督考察。7提高警务工作准确性建立标准地址库后,民警处警时可以通过地址管理模块准确找到相关地址;在开展预伏、抓捕等工作时便于准确调动警力,开展预伏抓捕工作。8形成全新工作机制建立标准地址库后,可以建立社区民警对地址的走访机制,促使社区民警深入社区,走访群众,拉近警民关系,便于派出所统筹规划管理。

■相关

数说平安陈村

据统计,今年1~4月,陈村派出所辖区110原始警情728起,同比去年1422起大幅下降48.8%,110“两抢一盗”原始警情175起,同比去年403起大幅下降56.58%;刑事破案271宗,同比前三年1~4月平均破案水平190宗上升42.63%;其中重特大案件破203宗,比前三年同期平均水平116宗上升75%;逮捕数144人比前三年同期平均水平82人上升75.61%;重点人员管控“三率”100%,红色预警抓捕率达100%,警情和案件大幅下降,打防实效继续排在顺德全区前列。

(记者 尹利勇 /通讯员 曾祥龙 李泳荷 罗利鹏)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