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努力实现司法案件之公平正义

2013-05-15 10:42: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这既说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也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司法工作目标,涉及司法体制、司法管理、社会法治环境、司法机关自身的努力等诸多方面。人民法院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围绕办好案件这一法院的“天职”务实努力,克服“假大空”思维,在具体案件中全力实现公平正义。

一是严格遵守司法程序。法谚云:正义不仅要实现,还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里“以看得见的方式”指的就是程序正义。法律程序是保证司法案件最终达到公平正义结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监督、评价的办案步骤和过程。对于程序的严格遵守能够使审判结果的公正性及其实现过程得到充分的展现,也能在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心中打下公正办案印记,是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的绝佳机会。

二是遵守职业道德,讲求司法礼仪。法官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在案件中展示内在的公平正义有重要的和积极的作用。遵守司法礼仪是法官职业道德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维护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树立法官良好形象,增加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度,增强对司法裁判的认可度等方面,均很有意义。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在程序和实体上均无违法的案件,其当事人仍然上访甚至越级上访,其原因就是法官不注意司法礼仪而造成他们的合理怀疑或是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三是在办案细节上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办案活动中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方便是实现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从小的方面来说,一方面,在办案细节上尽量为当事人提供方便,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进而有利于案件处理结果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在办案细节上尽量为当事人提供方便,有利于增进当事人对法院、法官的信任,有利于对案件结果的接受,有利于对案件所体现的公平正义的感知。

四是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司法审判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说理。不是单纯地做出一个结果,而且要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诚然,裁判文书中已经有说理的内容,但是其书面语言和法言法语、语言的简略性决定了其说理是一个“浓缩”的说理。还需要办案法官通过解释工作让当事人易于理解和接受,让当事人充分感知案件处理的公平正义。要达到解释效果,一是法官应当在诉讼活动的全过程充分、恰当行使释明权;二是要坚持做好“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工作;三是探索创新解释工作的方式。

五是做好审判公开工作。全力做好审判公开工作,能够促进诉讼民主权、监督权、知情权等的实现,公开的过程,就是展示法院严格依法办案的过程,也是把实现公平正义的过程、方法、步骤、结果透明地展示给社会公众,充分展现案件审判公平正义的过程。

六是搞好司法宣传工作。做好司法宣传工作,可以更好地向全社会传递法治精神,树立法院良好形象,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等,还可以增强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认同。对于个案来说,将其中的办案辛劳、疑难问题的解决、公正裁判的结果、涉及的法律知识和法理原理,通过对外宣传的方式向社会展示,这本身就是对案件公平正义的极好展现方式,也是对案件实现公平正义的强大自信。

七是确保司法廉洁。很难想象,一个被当事人得知办案法官接受对方贿赂的案子,当事人还会相信案件结果的公平正义。也很难想象,一个被媒体曝光法官在某个案件中接受当事人贿赂的案件,社会公众会相信案件审判的公平正义。反之,当事人向法官行贿被拒绝,在心中不舒服的同时,他的内心也会对法官的廉洁品行肃然起敬,进而提升对司法审判的信任程度。

(作者系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詹玉锋)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黑龙江政法委:法院要实现社会和谐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任何改革的逻辑起点
·河南政法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铺就美好中国梦图景的底色
·公平正义铺就美好中国梦的底色
·天津:严格公正司法 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天津:严格公正司法 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拓宽民意沟通渠道 感受司法公平正义
·公正是司法生命线维护公平正义是法院的使命
·维护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的使命
·吉林省支持法院依法履职维护公平正义
·让人民在法治中感受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