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办公厅政府今天(5月14日)下发紧急通知,指出,“潍坊峡山生姜”事件、“滨州阳信假羊肉”事件,充分暴露出山东食品安全存在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山东将立即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利用1个月的时间、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食品安全各环节,特别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品种,进行“地毯式”和“拉网式”密集排查。
通知要求,立即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利用1个月的时间、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措施、更硬的手段,对食品安全各环节,特别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品种,进行“地毯式”和“拉网式”密集排查,广泛排查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深挖带有行业共性的“潜规则”。要制定排查方案,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清单,明确排查内容和方法,实施督查督办制度,逐环节、逐行业、逐区域、逐品种开展隐患排查。省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要加强对口督导检查,明确排查责任,按照“谁检查、谁负责”原则,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问责机制,严防排查工作走形式、走过场。
通知还要求,深入开展治理整顿。按照年初工作部署安排,深入开展“六项行动”、“违禁超限”、“假冒伪劣”专项整治和重点品种综合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饲喂不合格饲料、滥用农兽药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五类“违禁超限”违法行为。对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改,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实行分级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对无法整改的,要坚决停产整顿,直至关闭或取缔。要依法查处非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和“黑作坊”,切实净化食品市场和消费环境。围绕重点行业、进一步突出肉类、蔬菜、水产品、乳制品、 食用油、酒类、食品添加剂、农业投入品等重点品种,扎实开展畜禽产品、农产品源头治理、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安全整治行动,细化整治方案,完善监管措施,全面开展综合治理,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环节原因清楚、事件频发多发的问题。
山东省还将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及时移送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切实防止和纠正以罚代刑、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的行为,提高办案效率。公安机关要进一步 深化“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在饲料、农药兽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等违法犯罪行为,深挖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源头,强化刑事责任追究。(记者桂园)
·山东汶上多部门联动深化“社区六进”
·山东泰山:七个俱乐部丰富民警业余生活
·山东巨野经侦严打严防涉农犯罪
·山东沂源县看守所:扎实改进作风取信于民
·山东滕州:“社区六进”让爱民之路越走越宽
·山东滨州:“四型”警务为公安工作创新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