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专家:“五位一体”布局将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均衡持续发展

2013-05-14 13:41: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伴随中国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和新进展,今年的人权白皮书不仅在实体内容上,而且在体例编排上都有了新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谈起这部白皮书,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赵正群对记者作上述表示。

    包括赵正群在内的多位专家认为,这部最新的人权白皮书体现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理念,这也将推动我国人权事业更加全面均衡持续发展。

    《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是国务院新闻办自1991年以来发布的第10部中国人权白皮书。白皮书以大量数据和事实从经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政治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文化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社会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以及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6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

    “这一新体例与此前发布的人权白皮书相比,有较大变化。”赵正群说,“以往9部白皮书在体例上比较一致,都是以比较特定具体的人权保障实况为线索,来展示中国人权事业的成就和进展。”

    以2010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为例,白皮书从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人权的司法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残疾人权益,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7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

    赵正群认为,白皮书编制方式的变化,既利于对2009年以来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进行科学概括和深入总结,也内蕴了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我国今后将采取更全面均衡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来推进人权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武汉大学公益法中心主任张万洪副教授看来,最新发布的人权白皮书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阐述,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的严峻问题。”张万洪说,“每个人享有良好环境与健康的权利是人权的基本内容,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侵权行为法乃至刑法都对这一实体权利有所规定。”

    他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于我国人权保障事业发展,乃至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要求,即,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不仅是在保护当代人的人权,更是在保护下一代、下几代中国人的人权。”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和教授说。

    除了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赵正群认为,新发布的白皮书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方面也有了更加充实丰满的内容。

    “白皮书通过总结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制定和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和重大审计项目向社会公开,保障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等方面的实况,展现了中国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这些政治权利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他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权事业不断发展推进。继“人权”分别庄严载入宪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中国共产党党章之后,党的十八大又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并对《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

    张永和说:“中国已经在人权事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世界人权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他同时表示,在看到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此,新发布的白皮书也坦言,“在中国,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权保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人权事业发展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周伟说。(记者华春雨、刘奕湛、余晓洁)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中国人权保障的法制化
·“中国梦”民主内涵:制约权力保障人权
·羁押必要性审查:司法机关保障人权的积极实践
·赵秉志:强化人权保障 践行法治精神
·孙谦:检察官要通过职能活动保障人权
·云南蒙自:完善制度保障文盲犯罪嫌疑人权益

·云南蒙自:完善制度保障文盲犯罪嫌疑人权益
·羁押必要性审查体现了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强化人权意识 提升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