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题为《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在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
《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是中国政府自1991年以来发布的第10份人权白皮书。除前言外,白皮书包括经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政治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文化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社会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六部分内容。 【详细】
主要内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实现了中国人权保障的法制化。
白皮书说,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保障人权,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十分注重从保障人权的要求出发修改有关法律法规。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内容,并在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查起诉、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的修改完善和增加规定特别程序中,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这是中国人权事业的重大进步,对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具有重大意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国家保护被羁押人权利,到2012年底,全国89.1%的看守所建立了被羁押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机制;66.1%的看守所建立了被羁押人心理咨询室;70.5%的看守所实现留所服刑罪犯互联网双向视频会见。
白皮书说,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取得新进展。人民检察院不断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同时,中国严格控制并慎用死刑。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死刑罪名削减幅度近五分之一。修正案还对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适用死刑作了限制性规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我国重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安全。
白皮书说,近年来,我国努力构建完善的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体系,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白皮书指出,国家着力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安全生产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颁布了多项安全生产标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深入治理违规违章行为,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不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2012年,全国查处无证和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等各类非法违法行为144万起,违规违章行为305万起。平均每年培训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500多万人次,农民工1300万人次,煤矿班组长13万人。发布了1022项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和355项新型安全实用产品,集中推广了100个安全动态监测监控项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中国公民获取社会救助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白皮书说,在低保救助方面,中央财政2012年共安排城乡低保补助资金875亿元,比2011年增长16.8%。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2012年,安排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116亿元,比2011年增长34.3%,救助受灾群众7800万人次,有效保证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在医疗救助方面,2012年,全国医疗救助人次9134万,支出资金221亿元。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方面,国家开展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救助机构(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788个。2010-2011年,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128709人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近年来,中国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和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显现。截至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有49.2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6.8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2.1万个,基金会2961个。
其他:
白皮书: 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微博每天发布、转发信息逾2亿条
白皮书:我国从制度上实现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对城乡居民全覆盖
权威解读
总字数超过两万的白皮书,以大量数据和事实,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以及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6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这既是对2009年以来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的科学概括和深入总结,同时,也蕴含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中国今后将采取更全面均衡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来推进人权事业的持续发展。”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赵正群如此评价此次发表的白皮书:这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推进人权事业发展方面的创新精神。
专家解读:“五位一体”布局将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均衡持续发展
这部最新的人权白皮书体现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理念,这也将推动我国人权事业更加全面均衡持续发展。
参与白皮书文本讨论的人权问题专家表示,无论从体例编排还是从实体内容来看,白皮书都有创新,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与前9本人权白皮书相比,体例编排有创新。第二,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写入白皮书。第三,在实体内容上,“政治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文化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所涉内容更加充实,体现出中国所加入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
评论
重温前9部人权白皮书,不难发现2009年以前,中国人权系列文书关注的多为具体的人权。关注顺序基本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人权的司法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妇女、儿童权益,等等。始终未变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总是位于各部人权白皮书之首。这体现出中国一直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或“置于各项人权首位”的人权思想与人权发展战略。
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人权事业前进的根本。实现中国梦,意味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将得到更好保障。
·白皮书:我国保障劳动者各项基本权利
·白皮书:全国95%的村实现村务公开
·白皮书:微博每天发布、转发信息逾2亿条
·白皮书: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近50万个
·白皮书:中国公民获取社会救助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白皮书:我国重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