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筑造民警精神家园
山东现代警务“六大理念”解读之四“文化是魂”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公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山东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文化是魂”理念,坚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安文化建设,以法治文化建设培育民警法治理念,通过创新各种文化载体,努力培育具有山东公安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山东公安文化。
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安文化建设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孔府前上房条几上,一边放的是花瓶,一边放的是镜子,中间放的是钟,意思是要始终平平安安。在孔府的博物馆陈列着一个古代的根雕,一边是荷花,一边是螃蟹,寓意和谐共处。古人讲‘平平静静、和和谐谐’,这是人类对平安、和谐、稳定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共同愿望。”山东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徐珠宝在孔子故里曲阜市调研时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植根齐鲁文化沃土,依托齐鲁文化支撑,积极践行“守护之神、服务之星、文化之魂”山东警察精神,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努力探索具有山东特色、公安特点、时代特征的公安文化建设新路子。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开局之年,山东公安机关坚持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载体,坚持不懈地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广大民警的头脑,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双争”活动是山东公安机关开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创新载体。2012年7月,山东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以争创“齐鲁先锋警队”、争当“齐鲁先锋警员”的“双争”活动,省公安厅机关也每周评选出1名表现突出的民警作为“每周一星”进行宣传展示。今年,全省公安机关又开展了“美丽窗口”创建活动。在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中,广大民警树立“人人是窗口,个个是标杆”的意识,创新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涌现出一大批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先锋模范集体和个人——
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临朐县公安局寺头派出所副所长沈开未扎根山区19年,化解了无数次纠纷,把百姓当亲人;惠民县公安局李庄派出所副所长张敏,面对歹徒的枪口机智周旋,圆满处置了一起持枪杀人案,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历城大队洪楼中队民警惠淼,用双臂接住从5米高处坠落的老人,被网友誉为“铁臂哥”;惠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刘洪山,被刺三刀仍紧紧抓住犯罪嫌疑人;青岛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民警彭婧,微笑真诚感人、说话礼貌热情,专业技能闻名口岸,被誉为“最美边检警花”。
山东公安的英雄情结在文化的传承中积蓄和沉淀,迸发成为广大民警不断奋进的巨大能量。2012年以来,全省共有7名民警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称号,1078个集体和4426名民警立功。
以法治文化培育民警法治理念
在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历下大队,分别以济南名泉中的“雨露”、“甘露”、“湛露”命名的群众接待室让人眼前一亮。据民警介绍,之所以这样命名,寓意交警要像雨露一样滋润大地、回馈社会。具体执法办案中,要与群众真诚沟通,讲明法律法规,实现法理情相统一;在工作中,要与群众以透彻之心相对,以阳光执法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与评价。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和重要基石。山东公安机关按照“规范执法是基本警务”的理念,以法治文化建设为引领,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民警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为提升广大民警法律修养和法治文化品位,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在全省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教育,全面推行以“平和语气、平等人格、平稳方式,讲清违法事实、讲清违法后果、讲清处罚依据”为主要内容的“三平三清”说理执法方式。各级公安机关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习惯,提高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能力。
提升办案水平、保障执法安全是执法的生命线。为解决“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省公安厅加快地方公安立法步伐,相继建立覆盖全警的各类执法制度4100件、执法标准4900件,进一步明确13个主要执法部门警种、108个民警岗位和618项执法岗位职责、984项执法业务技能标准。山东公安机关以大教育、大培训为载体,将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实施司法考试助考制度,从机制上、导向上激励民警勤奋学习法律知识,目前已对全省近6万名民警进行了轮训。各级公安机关通过司法考试总人数达到1466名,占民警总数的1.63%。
为增强全社会崇尚法治、维护法治的“正能量”,全省公安机关坚持法制宣传与依法治理、法治实践紧密结合,以交通、消防、危爆物品管理等关系公共安全和民生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借助社会力量,加大新闻宣传和社会面法制宣传力度,深入开展“进警营看执法”采访体验活动和“公正司法为民”等集中主题宣传活动,推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法治山东建设。
创新载体让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寻找最深入心灵、最能渗透思想的方式净化民警的心灵,是山东公安机关警营文化建设的方向。近年来,山东公安不断创新警营文化载体,让民警能够随时听到、看到、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山东公安文化,构筑起齐鲁十万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共有精神家园。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走入山东基层公安机关,会发现办公室、荣誉室、心理减压室、走廊和办公院落的“三室一廊一院”建设,将各类先进文化融为一体。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特警大队办公走廊中,由每名民警“一张最帅最酷的照片+一句最欣赏的格言”组成的个性化“励志牌”,时刻提醒民警保持最佳形象;银山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把民警个人愿景作成桌牌摆上办公桌;高唐县公安局为所有电脑安装了“廉政警示屏保”,只要一打开电脑,廉政警句就会“现身说廉”。
让文化充盈警营,让民警时时感到文化的气息、处处闻到文化的飘香。山东省公安厅创办了“山东公安大讲堂”,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为全省民警讲课,用“精神大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截至目前,已先后邀请余秋雨、徐显明、金一南、尹卓、金正昆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举办讲座21期,全省各级公安民警通过视频音频系统同时收听收看。此外,山东公安机关还广泛开展“书漂流”活动,让好书在警队中“流”起来。为了利用琐碎闲杂的时间,他们还推行“报伫读”活动,在警营中广泛设置阅报栏,在潜移默化中唤起民警阅读的兴趣,使民警能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去 “伫读”、“伫思”。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育了山东公安民警平时儒雅和蔼、战时龙腾虎跃的特质和风格。
在多年的探索中,山东公安机关不断拓展公安文化的深度和广度。2012年9月,由山东省公安厅、省文化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组织举办的“齐鲁卫士”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从公安厅厅长到基层民警、从名人名家到普通民警,来自全省公安机关的1000余幅书画摄影作品汇集在一起,充分展示了广大民警践行“守护之神、服务之星、文化之魂”精神的风貌。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以来,山东各级公安机关就举办文艺晚会、书画摄影展200多场次。此外,山东公安机关还着力推进警史馆、警察博物馆、陈列馆等公安文化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省、市、县三级警史博物馆和以禁毒、消防为主题的警察博物馆80多家。这些博物馆既是山东公安发展史的生动写照,又是民警的精神家园,成为民警接受革命教育、传统教育、从警教育的重要阵地。(记者 黄玉敏 王若冰 匡雪)
·山东现代警务"六大理念"解读之三"人民是本"
·山东:重拳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涉案总值10亿元
·山东五个公安微博受公安部通报表扬
·山东费县检察院:多渠道开展预防宣传
·山东创新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山东首次综合治理道路交通安全
·山东首次综合治理道路交通安全
·[视频]山东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推进会召开
·[视频]山东济南警方捣毁一假药生产窝
·山东潍坊:三体联动 深入推进社区消防工作
·山东寿光发布“微信通缉令”通缉盗窃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