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人才援疆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素质

2013-05-14 11:13: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疆平安网 

自2011年以来,全国19个省市检察机关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部署,先后与新疆12 个受援地州检察院、83 个受援基层检察院确立了结对关系,援助检察机关通过干部人才交流、教育培训、资金和项目援助等方式迅速开展援疆工作。几年来,对口检察援疆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我区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人才智力援助为根本

“援疆工作很好地促进了两地检察业务的交流,在新疆工作期间,我在思想和业务上都有很大收获。”吉林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干警史志勇曾是一名援疆干部,回想起在哈巴河县人民检察院挂职的4个月生活,他感慨颇多。

2012年6月,史志勇受吉林市检察院委派,到哈巴河县检察院开展4 个月的援疆工作。这位“80 后”检察干部克服了气候、饮食、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迅速融入当地生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在短短4个月间,初查多件举报线索,并在工作之余走访慰问贫困户,让哈巴河县人民感受到了援疆干部的热情。

坚持以人才智力援助为根本,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干部人才援助和智力援助工作,是检察援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援助检察机关选派干部来疆挂职帮助工作的同时,我区检察系统还选派业务骨干赴对口援助单位岗位实践锻炼。

2012年,江苏省检察机关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年轻化、高学历的标准,选派了6名从事反贪、公诉、民行等工作的业务骨干,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检察机关进行为期6 个月的挂职。援疆干部配合受援检察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发挥各自业务特长和优势,在突破自侦案件、民事新型案件、疑难案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提升了受援检察院干警的办案能力和执法水平。

与此同时,伊犁州人民检察院选派了8名反贪干警,到江苏省检察机关进行为期6个月的挂职锻炼,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干警4 人。挂职干部学习到了先进的执法理念、工作方法及办案思路,业务技能有了明显提高。

自2011年以来,全疆检察机关共接收援助检察机关83人来疆挂职,选派14 人赴对口援助单位挂职,选派164人赴对口援助单位参加教育培训。援助检察机关共计97人来疆巡讲支教,受教人数达5385人。

借力破解工作难题

2012年,皮山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皮山县兴农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某等5 人涉嫌职务侵占罪一案,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就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方面争议较大,皮山县检察院一时难以把握案件的定罪量刑,于是将此情况反映给了对口支援的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安徽省检察院及时选派两名公诉专家前来指导办案,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案件的处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皮山县检察院邀请检察业务专家指导办案,是我区检察系统借力破解工作难题的一个缩影。自检察援疆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建立以各受援分州院为主导、业务部门具体负责的业务对口协作受援机制,大力推广通过检察专网、视频系统实施业务援助,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业务指导、研讨交流、专业咨询。

福海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共有两名干警,办案力量和办案经验相对薄弱。2012年,该院办理哈拉塔克尔村村干部涉嫌贪污占地补偿款一案时,发现证据材料不充足,随后,两名在阿勒泰地区检察系统挂职的援疆干部被抽派至福海县,协助办理此案。办案人员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初步掌握了各类证据,确定了其贪污占地补偿款额数。该案的成功查办,让援疆干部得到了福海县人民检察院的高度评价。

自2011 年以来,全疆12个受援地州检察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2012年,全疆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558 件630人,同比上升1.5%和4%;公诉力度进一步加大,监督纠正侦查机关纠正漏捕93 人,漏诉145 人,同比分别上升29.2%和9.8%;全疆13 个地州市实现“ 零超押”,刑罚执行变更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记者 王晨)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