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初步建成覆盖各环境要素的国家、地方环境监测网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余晓洁、郭丽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实施地表水、空气、酸沉降、沙尘天气影响、饮用水水源地、近海海域、城市噪声、生态等各环境要素常规监测以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应急预警监测,初步建成了覆盖各环境要素的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地方环境监测网。
白皮书指出,公民享有清洁生活环境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例如,2012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环境一号C星,细颗粒物(PM2.5)被纳入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指标。2008年至2012年,累计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600万吨。到201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340座,日处理能力1.42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2012年的84.9%。
白皮书说,“十城万盏工程”计划在多个试点城市的公共照明领域推广应用半导体照明技术。目前已有160万盏以上LED灯具得到示范应用,累计节电超过1.64亿千瓦时。
根据白皮书,2008年至2012年,中国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7亿吨、炼钢产能7800万吨、水泥产能7.75亿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5.7%和17.5%。
白皮书:国家保护被羁押人权利 66.1%的看守所建立了心理咨询室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余晓洁、郭丽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国家保护被羁押人权利,到2012年底,全国89.1%的看守所建立了被羁押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机制;66.1%的看守所建立了被羁押人心理咨询室;70.5%的看守所实现留所服刑罪犯互联网双向视频会见。
白皮书说,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取得新进展。人民检察院不断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2012年,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55582件次,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6196件,对刑事审判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11799件次。
白皮书指出,中国严格控制并慎用死刑。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死刑罪名削减幅度近五分之一。修正案还对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适用死刑作了限制性规定。
此外,白皮书指出,中国律师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不断完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律师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辩护人地位,明确要求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有律师的,都要听取律师意见并附卷。扩大了法律援助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将审判阶段提供法律援助修改为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均提供法律援助。
根据白皮书,2012年,全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万余件,提供法律咨询568万人次,分别比2009年增长了56.4%和17.1%。
·赵秉志:强化人权保障 践行法治精神
·羁押必要性审查:司法机关保障人权的积极实践
·“中国梦”民主内涵:制约权力保障人权
·孙谦:检察官要通过职能活动保障人权
·云南蒙自:完善制度保障文盲犯罪嫌疑人权益
·羁押必要性审查体现了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