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防灾减灾 需知行合一

2013-05-14 09:38: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气象报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抓住了防灾减灾的两大要害——知识和技能,揭示了“知行合一”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在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方面,常常“知行不一”。例如,明知雷雨天不宜在山顶逗留,一些景区管理者和游客却置若罔闻,于是游客遭雷击的悲剧经常发生。又如,人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掌握了某些防灾减灾技能,但是缺乏对灾害风险的系统性、科学性认识,农业防灾减灾效果并不理想。识别灾害风险,是有效防灾减灾的前提,也是公民基本素质之一。“能识别”是基础。对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识别,对灾害类型、名称及其影响等信息的识别,理应成为每个公民的常识。“早识别”是关键。在灾害面前,早一秒钟意识到灾害风险,就能多赢得几分应对灾害的主动。“愿识别”是根本。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得再及时,要想达到良好的防灾减灾效果,离不开社会公众的主动获取和识别。这要求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传播需要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掌握减灾技能,是降低灾害风险的有力保障,这不仅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也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需尽早行动。拥有并熟练使用快速接收灾害预警信息的渠道,是最基本的减灾技能;获取灾害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正确选择有效防灾减灾措施,将大幅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需广泛参与。政府需要完善防灾减灾公共服务,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到群众手中。近年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厂矿、进工地,效果良好,获得广泛认可。定期开展社区及更大范围的应急演练及相关培训,能够让人们在灾害面前更加从容理性应对。

    需科学行止。在灾害面前,“行动”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天气条件、地形环境、个人情况等综合因素,理性做出判断,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北京“7·21”暴雨等相关案例启发我们,冒险行动很可能会加重损失。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表里,不能脱节。只有在识别灾害风险中筹划防灾减灾措施,在防灾减灾实战中提高对灾害风险的认识,才能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系数。中国气象报记者 谢忠军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