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公安部颁发嘉奖令,通令嘉奖在芦山地震抗灾救援中表现突出的四川公安机关。在突然而至的大灾大难面前,四川省公安机关的综合战斗能力再次得到实战的检验。
近年来,四川省公安机关踏实进取,锐意前行,各项公安工作稳步推进。精准打控、危机处理、公共服务等各项能力显著提升,公安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推进全省公安机关职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提高精准打控能力、网络作战能力、综合支撑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内在驱动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人民警察职业精神培育、日常行为养成、纪律作风建设等工作;加强公安机关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四川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侍俊明确提出的“四条主线”,为推进四川公安工作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加强问责督导铁腕治警
四川省公安机关狠抓政治建警,着力塑造“听从指挥、敬业奉献、理性果敢、秉公执法、创新进取”的四川公安民警职业精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民警违法违纪行为。据2012年的数据显示,全省各级公安纪检督察部门开展日常、专项督察32960余次,发现、纠正各类问题10610件次。
今年4月,四川省公安厅出台领导干部问责规定和督导巡视工作制度。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眼睛向内、主动作为,对存在的问题“零容忍”;领导干部要“守土有责”,权责相连,因问责受到免职处理的3年内不得重新任用。截至目前,省公安厅已向19个市(州)公安局反馈问题120余个,均已收到整改回复。
为确保制度落实,省公安厅组建了8个督导工作组,赴全省开展督导巡视工作。督导工作组每月在基层工作不少于15天,对问题整改情况及时抽查回访。
因地施策夯实基层基础
去年以来,四川省公安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行内地公安与藏区公安“5+1工程”,提升了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整体水平。夯实基层基础,派出所建设是龙头。各地公安机关制定出台了各类制度规范,通过严格内务管理制度、规范基本行为养成、规范业务工作流程,推进派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有一级公安派出所230个、二级公安派出所446个。
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全面推行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全省近万名公安民警进社区、驻农村,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尽心履职。截至目前,各地共建设社区警务室3426个,配备社区民警4637名,建成农村警务室4105个,配备驻村民警4431名。
此外,各地公安机关积极研究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绵阳市公安局推出 “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标准”和“校园警务+保安守护+两队应急”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狠抓培训促进规范执法
今年,四川省公安厅陆续举行全警技能练兵大比武、全警岗位技能大培训、教官教学技能大拓展训练、藏区民警业务能力大提升训练,并通过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拓展教育训练渠道,全面提升全体民警的政治素质、作风素养和实战能力。
四川省公安厅以省、市(州)两级公安机关为主体,全面实施民警年训制度,确保每名民警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启动“百名局长进名校”轮训计划,3年内组织300名省、市(州)、县公安机关领导赴知名高校或培训机构研修;建立县级公安机关派出所所长首任培训常态机制,规定首任派出所所长必须参加不少于15天的培训。
信息化建设助力高效警务
去年以来,四川省公安厅党委提出以“数据支撑、平台支撑”和“扁平指挥、网上作战、网上服务、网上警务”为主要内容的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战略目标。目前,在“网上作战”方面,全省公安机关已搭建起省、市、县三级刑侦平台,探索建立起全省刑侦部门信息研判作战机制。在“网上服务”方面,全省公安机关建立了公安交警便民服务中心和交通违法行为自助处理、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自主预约、机动车自主选号系统等。
据介绍,今年年底,全省将初步建立全省指挥系统“入网视频可调用、警情现场可研判、语音指挥更通畅、跨区域警种协作更密切、社会联动处置有响应”的扁平指挥体系。同时,全省公安机关将采取省、市联建,完成2000个卡口点位建设,实现“一点布控,全网响应”,并进一步规范省、市、县三级指挥中心基础建设。(记者 王自然 通讯员 顾金燕 胡雪)
·[视频]四川:灾后防灾 更系统更科学
·四川:救灾响应迅速 凸显五年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
·四川绵阳交警巧用微信找到“失踪”肇事者
·四川为农民工讨薪1965万元
·四川阆中法院制度强院的更新版本
·四川眉山中院举行知识产权审判实务讲座
·四川眉山中院举行知识产权审判实务讲座
·四川绵阳中院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机制
·[视频]安全监管总局:四川煤矿全部停产整顿
·安监总局要求在四川全省开展煤矿停产整顿
·四川司法厅"四个切实做好" 自觉实践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