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河南省法院采访时了解到,该院掀起了学习本版《政法干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系列钩沉》高潮。审判监督庭庭长李玉杰组织全庭人员认真学习,很受教育。
采访中,李玉杰告诉记者:“高院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聚章关于他从事司法调查的三件宝——雨伞、胶鞋和手电的回忆,尤其让我感动。我仿佛看到了老一代法律人在法治建设道路上不畏艰苦、风尘仆仆的身影。”审监庭审判长李慧娟说:“杨聚章的三件宝展现了老一辈法官对工作负责的精神。他们披星戴月、顶风冒雨、霜雪不避的背后是对法律的敬畏和尊重,是对司法公正的执着追求与信仰。作为一名有过三级法院、18年从业经历的法官,我更能深刻地体味到办案路上的不易和艰辛。当然,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办公条件比杨院长那个时代已经好太多了,科技发达,交通便利,使我们更有条件提高办案的质效!但老一辈法律人对法律的敬畏之情,艰苦奋斗、严于律己的精神将永远是指引我们前行的航灯!”
审判监督庭审判员侯洪涛激动地说:“看了你们的系列报道,大家都深受感动,特别是我们的老前辈、原省法院杨聚章副院长从事司法调查的三件宝——雨伞、胶鞋和手电,尤其让我觉得亲切。”接着,他回忆了与杨聚章的几次接触。他说:“那是2003年,老院长已经到省人大法工委工作,我当时刚刚从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考取了省人大办公厅的公务员,并有幸与老院长斜对门办公,有机会当面聆听老院长的教诲。他老人家给我谈民生、讲法治,鼓励我坚持学习。他以及他们那一代老领导对年轻人的勉励和鼓励时常激励着我不敢懈怠,鞭策着我努力进取。看了近期河南法制报关于他的报道和回忆,我认为,老院长的三件宝贝是他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名资深法官公正、廉洁、为民职业操守的具体体现,是他忠诚于司法事业、维护司法公正、常葆司法廉洁的具体体现。如今,我们的办公条件、办案条件与他们那个时代已完全不同,但是老院长三件宝贝背后的公正、廉洁、为民的法治精神永不会过时。我们要传承老院长三件宝背后那份以人为本、清廉刚正、不畏艰苦、克难攻坚、迎难而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