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司法厅厅长“突袭”基层搞调研
不打招呼不陪同不迎送饿了就在路边吃碗面条
近日,陕西省司法厅厅长乌永陶带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组,不打招呼,不陪同,不迎送,密集调研,“突袭”西安市莲湖、灞桥、长安等5个区司法局、8个司法所、10个社区、专业调委会及基层单位。
调研前未打招呼
5月2日上午8点半,西安市青年路街道办司法所进来两名“不速之客”。
来者正是陕西省司法厅厅长乌永陶。这天早上,他在办公室处理完案头文件,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带着1名干部,徒步来到厅机关附近的青年路街道办司法所“突袭”调研。
“我们是省司法厅的,乌永陶厅长来所里调研一下工作。”随行干部介绍道。
司法助理员程小兵先是一愣,回过神来,立即向所长作了报告。30来岁的女所长王瑜莉急忙招呼乌厅长和随行干部坐下。
“我们来主要是想了解所里的工作情况,看你们工作中还有哪些困难问题,尤其是听听意见和建议。”乌永陶说明来意后,王瑜莉、程小兵就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一一作了回答,交谈中乌永陶还查阅了相关台账资料。
看到乌永陶这样随和,刚开始还有些紧张的王瑜莉心情也放松下来,就队伍建设、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方面的工作提了4点意见建议,乌永陶和随行干部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并插话提问。
两个小时过去了,座谈结束,乌永陶一看时间还早,又驱车来到距此两公里的北关街道办司法所调研。
“大家不要拘束,有什么说什么,想到哪说哪,我们来就是想听听真话。”听清乌永陶一行的来意后,王晓莹就所内工作做了汇报。座谈结束已是中午12点半,乌永陶与闻讯赶来的街道办主任张宁及司法所同志在机关灶上一起共进午餐,并就下一步加强司法所工作交换了意见。
此后几天,乌永陶一行不论是到司法所,还是进社区,都没提前打过一个电话,也没有市、区领导陪同,调研结束都在基层单位职工食堂用餐。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就在路边面馆吃一碗面条。
掌握一手真实资料
5月6日一大早,乌永陶与两名干部来到位于西安市灞桥区华清路的十里铺司法所。由于没有提前电话通知,所长兰新昌已下社区,由副所长张永宏介绍了所里基本情况。
乌永陶一一询问在家的5名干部的情况后开始提问:“人民调解工作队伍是咋建的?经费是咋保障的?工作机制有没有?”负责此项工作的老同志刘虎群作了详细汇报。
“辖区内社区矫正人员有多少?解矫多少?如何管?”“辖区服刑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有多少?是否落实了帮教措施?”负责这两项工作的年轻干部黄儒一一作了回答,乌永陶边听边记,还查阅了台账资料。
他要求干警要把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抓实抓细,要做到数字准、底子清、情况明,严格按“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管理,不能有丝毫马虎,确保把矫正人员管好、矫正好。
乌永陶还详细询问了工作中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省、市司法机关的意见和建议。面对面的交流,拉家常式的座谈,拉近了距离,使基层干警道出了心里话,也使调研组掌握了真实的一手资料。
调研更要解决问题
“你们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找来,看看文件对矫正人员学习和劳动是怎样规定的?”在长安区郭杜司法所,负责矫正的工作人员说不准具体要求时,乌永陶当即提出批评并要求一定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文件规定,工作程序要规范,机制要健全,不能有丝毫懈怠,确保矫正质量和安全。他说:“我们来调研不是为检查工作、找问题、批评人的,而是为了研究问题、指导和培训工作的。调研不光是摸清情况,更重要的是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典型,推广经验,进而推进全省司法行政整体工作上水平。”
针对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中工作不规范、程序不严格、底子不清、情况不明等突出问题,乌永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回来第二天一上班就叫来分管副厅长商讨研究加强和改进的意见措施,并当即决定省厅成立专门机构,抽调人员,派驻各地市培训指导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5月2日至8日,乌永陶带领调研组一行3人在调研中,先后召开调研汇报会5场,座谈会13场,查阅台账资料300余册,发放调查问卷600余份,收集干群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建议30余条,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发现了一批基层典型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记者台建林 通讯员华文胜)
·陕西延安检察院要求新任干部管好“四圈”
·陕西西安:“地方检察”情牵“国际都市”
·我国首批社区紧急救援志愿者服务站投放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地方检察”情牵“国际都市”
·陕西千阳:离退休民警担任警民沟通联络员
·陕西公安政务微博助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