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来到天津市检察院第一分院采访,一进门就被某毛纺厂几位老职工围住,“检察院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带头的李师傅向记者道出了事情的原委,“我们厂是一家有着骄人历史的老毛纺厂,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厂子生产经营出现困难,1995年至1999年,连续几年都没给我们缴公积金。现在,老职工退休需要领取公积金,年轻人需要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都遇到困难,厂子却无法解决。于是我们四个职工分别起诉到了法院,结果一、二审法院均判我们败诉。我们当时就急了,到检察院来申诉。”
该院民行处办案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个企业已经进入退市程序,职工个人的劳动争议纠纷法院不单独处理,两审法院对这个案件的判决并无不当。但这四起申诉案件涉及全厂千余名职工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矛盾。
鉴于这种情况,该院立即成立了专案小组,启动案件风险评估机制,运用了特殊的调解方法和技巧,成功地化解了双方矛盾。
据介绍,“特殊的调解方法和技巧”就是:背对背调研、面对面交流和换位置思考。为了给申诉双方提供一个沟通协商的平台,该院专案小组主持召开了天津市国资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主管部门以及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代表参加的案情分析会,就职工关心的退市时间、安置方案进行了详尽的解释说明。企业承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快解决职工反映的问题,主动接受职工监督。职工们也认识到企业并非恶意拖延支付,双方紧张对峙的局面得到缓解。
为彻底化解双方的矛盾,专案组要求当事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增进理解。最终,企业表示,再困难也要对职工负责任,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老职工们也向检察机关表示不再申诉。针对该案反映出的问题,该院向企业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定期向职工通报企业生产经营及退市方案的审批进度,对职工关心的问题及时反馈,妥善处理职工诉求。检察建议一发出,立即得到企业的响应,千余名职工对此表示满意。(记者张宁 通讯员张璐 徐青)
·天津法院深化四方联动调解机制化解劳资矛盾
·中国政法大学到天津高院专题调研
·天津:严格公正司法 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天津2013年改造480个旧楼区
·天津出台意见规范刑事抗诉工作
·天津:用法治方式解决群众关心问题
·天津:用法治方式解决群众关心问题
·天津隐性群体劳动争议凸显
·天津高院启动改进司法作风教育活动
·天津静海县总工会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天津静海检察院:探索实行未成年人分案起诉
·天津通过地方法规草案 避免盲目建商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