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西

江西万安“村民说事”一年调处纠纷千余件

2013-05-13 09:31: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乡里乡亲,差不多就算了”

    江西万安“村民说事”一年调处纠纷千余件

    一大早,江西省万安县百嘉镇廓埠村村民刘某和曾某就怒气冲冲地来到村里的“村民说事室”。双方因为农田放水纠纷吵过嘴、打过架,这次是来讨个说法的。

    一进屋内,就见迎面墙壁上贴着“乡里乡亲,差不多就算了”几个大字。刘某仔细看了看,疑惑地问:“你们这个字写错了,‘就’字少了一点啊!”驻村法官、万安县人民法院窑头法庭庭长曾春明顺口接过话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能让就让,少一点就少一点嘛!”

    听到这一解释,大家都会心一笑,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之后,在法官和司法协理员入情入理的劝说下,双方握手言和,满意而归。

    这是万安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利用“村民说事”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2007年以来,万安县大力推行“村民说事”工作法,将社会管理与服务延伸到最基层,真正把群众工作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使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人有地方找”。

    据万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尹拓介绍,该县有135个行政村,村村都设有“村民说事室”,每个“村民说事室”由5至10名懂法律、懂政策、觉悟高、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热心为民的离退休干部、农村党员组成,每月3、13、23日由村干部轮流值班,接待群众“说事”。

    “说的是百姓事,解的是百姓忧。遇到疑难问题时,驻村民警、法官、检察官及司法员也经常参与其中。”尹拓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村民说事”按照“说事-理事-办事-公示-回访”的工作流程,及时处理群众诉求,能够当场答复或解决的一律当场处理,不能当场答复或解决的,通过说事议事后作出合理的处理,并告知答复的期限。

    不久前,窑头镇坪头村村民严某家的耕牛突然死亡,他认为是被同村刘某毒死的,于是要求刘某赔偿损失,否则就找他算账。“村民说事”工作人员获悉后,第一时间找到正在田间劳动的刘某了解情况,最后经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刘某赔偿严某3000余元,并就各自失误向对方道歉,从而有效避免了一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2012年起,万安县在完善“村民说事”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在一千余个自然村设立了“村民流动说事点”,以“流动说事、现场说事、上门说事”的方式,变被动坐堂受理群众诉求为主动上门听取群众诉求,变远距离服务为零距离交流,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同时,为鼓励“村民说事”重心下移,各乡镇还结合实际每年至少安排1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补助和奖励“说事”人员。

    五丰镇棉津村许某因家庭困难,想申请办理低保补助,但因双脚残疾,出行不便,无法前往办理相关手续。该村说事点成员谢元午了解情况后,主动提出帮其代办,并利用上门“说事”的机会,将办好的证件送到许某手中,许某感激不尽。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村庄庭院,还是在街道商店、新区园区或纠纷现场,只要群众有需求,‘村民说事’工作人员都会随时赶赴现场说事议事。”吉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聂桑影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村民说事”已成为农村的矛盾缓冲带、意见收集站、干群连心桥、法制宣传点、村务监督平台和心理疏导心语坊,它也被评为吉安市服务群众“十佳品牌”。

    据统计,仅2012年,万安县各“村民说事室(点)”就接待说事群众13000余人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2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问题400余件,解答法律政策咨询860余件。(记者郭宏鹏黄辉 通讯员刘辉华)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江西:“娘家人”现场解铁检难题
·江西江湾人民法庭法官现场讲解答疑法律知识
·江西建首个基层法律服务流动工作站
·江西新余推“种子计划”实现全民“平安梦”
·江西大余县“关口”下移推动基层矛盾化解
·江西:隔离封存动物禁止藏匿转移盗掘

·江西:隔离封存动物禁止藏匿转移盗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