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开展转变司法作风、服务人民群众活动中,把调查研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作为全市法院坚持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截至目前,该市法院已派出了20余批次的调研工作组,先后对涉及农、牧、企、行政执法、城市改造、土地征收和涉诉信访等近10项57个具体问题进行了归类整理。对57个问题,全市法院已与相关基层组织、行政机关共同确立解决方案并开始运作的21件,直接由法院答复并解决的9件,向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并得到反馈的16件,化解多年积访案件7件,已递交党委、政府的建议报告4件。
院长带队 确定“3312”工作法
巴彦淖尔中院院长李建平带队深入5个纠纷矛盾相对较多的村社、牧区嘎查和企业金融部门调研,通过邀请村社、嘎查的司法调解员、治安员和村社长(嘎查长)、企业负责人等座谈,了解当地的土地承包历史遗留问题和草牧场承包、划界等问题,听取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问题。调研中,李建平和工作组对因婚姻嫁娶、土地转包、家庭成员矛盾和城市化改造等产生的土地纠纷的成因进行了调研和归类,梳理了困扰企业发展的5个涉法问题,整理了调解员、村社嘎查领导和群众希望进一步加强司法服务的4个问题,现场解决了设立上诉立案导诉点、提升基层调解组织作用和法治宣传等7个实际问题。
法官在调研的基础上,初步与对接镇村社组织确立了联合预防化解农村土地纠纷的“3312”(三讲、三有、一公开、二畅通)工作法。三讲就是讲法律政策、讲实际效果、讲情理沟通,三有就是有法律政策依据、有纠纷化解机制、有专人负责联系调处,一公开就是公开土地调整征收方案、依据和涉及人名、补偿标准等,二畅通就是畅通土地流转渠道和群众诉求渠道。
分组调研 解决企业农牧区困难
在与企业座谈中,面对企业提出的急切盼望建立“金融法庭”的呼声,法院联合银监局等部门向发改委提出了建立金融法庭的申请;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有效降低融资风险,巴彦淖尔中院对企业提出了及时掌握国家经济政策等司法建议;还派知识产权庭法官深入5家自治区驻巴市和本市自有的科技名牌企业和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调研,对企业在打假、寻假过程中的困难以及维权时的困惑进行了解,掌握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的手法和发展趋势,对企业运用法律手段调查取证、评定侵权损失等方面进行指导,对如何保护商标权和专利权等相关问题也提出了建设性的司法建议,同时与企业还建立了联系热线。
该院提出,二审案件要到案发地、纠纷地开庭,公开二审庭审,同时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群众;市中院民事审判庭要定期对基层调解组织和基层法庭进行业务指导,提升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全市法院要结合地方特点,有针对性地在冬季农闲和春耕生产时加强法律宣传和预防假农资坑农、害农的法律咨询、典型案件宣传。
巴彦淖尔中院行政庭对土地行政登记案件上诉率高、申诉率高、服判息诉率低的“两高一低”问题进行了专门调研,走访了土地登记部门和行政相对人,与土地登记部门工作人员、主管领导和村镇领导、普通群众座谈、交流,梳理归纳了土地行政登记案件的特点和政府在土地登记发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败诉原因,该院行政庭及时就如何依法登记发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司法审查报告,促进有关部门规范行政行为。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公安户政大厅延时办公登门入户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院“三五”工作法 拳拳为民情
·内蒙古巴彦淖尔设置8个禽类疫情观测点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集中送达破解送达难
·内蒙古巴彦淖尔四级微博创建“三民工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警力跟着校车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警力跟着校车走”
·内蒙古巴彦淖尔强化古寺庙消防安全
·内蒙古巴彦淖尔四大工程建设促发展
·内蒙古巴彦淖尔:开展消防安保实力展示观摩
·内蒙古巴彦淖尔开办法官夜校注重实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牧民联防消除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