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的言行,不再是有关个人修养的“慎独”问题,而是与现实中一样,必须要考虑可能引起的行政、法律后果。
“你说的驴唇不对马嘴……你就是个狗汉奸……”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微博上说了一句逞口舌之快的话,结果却被网友告上法庭。近日,海淀法院一审判决其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200元、给付公证费1000元。
孔庆东算是个网络名人,以网络言语尖锐著称,说他是在各种网络骂战中成名,或者也不为过。比起以往的网络谩骂,“驴唇不对马嘴”、“狗汉奸”这些字眼,真要算得上是“温文尔雅”了。但骂得再温柔,一旦被人较真,还是会一告一个准。小小惩戒会不会给这位北大教授一点教训,以后在网络上会谨言慎行一些呢?
其实,孔庆东曾被誉为北大“四大才子”之一,他以北大教授身份写的那些文字,文采斐然,与其以网友身份发言表现出的行为,完全判若两人。北大教授孔庆东与网友孔庆东,是分裂,还是一体双面,很难考究。但在网络空间提供便利,也提供身份隐匿的时代,线上线下的言行分裂与背离是很常见的现象。曾经,一句名言广为流传:“你根本不知道,在网络那端是不是一只猫在陪你聊天。”从那个时代走来的孔庆东,是北大教授,还是鄙俗网友,亦幻亦真,只是你都不必当真,当真就是错。
北大教授孔庆东成为网络名人孔庆东,各种网络骂战功不可没。或者谩骂本身就是某些人的网络“登龙术”,一骂成名的成功范例也将网络拖入没有底线的语言泥淖。是孔庆东们施用了谩骂的话语策略,还是谩骂塑造了孔庆东们,如今已经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那样难以追溯原委。但对网络谩骂较真,让法律为孔庆东们划上一道网络的语言底线,未尝不是为网络谩骂时代也划上了一条终点线。
新的网络时代,在实名制与网络技术的夹击下,网上网下越来越虚实合一,趋向融合。现在网络上的言行,不再是有关个人修养的“慎独”问题,而是与现实中一样,必须要考虑可能引起的行政、法律后果。如果仍然言行轻率,被判罚恐怕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微博作为网络社交平台,孔庆东已加V认证,他自己却丝毫没意识到此时北大教授孔庆东与网友孔庆东已经合二为一。由此而言,孔庆东被判罚,或者与其私下的德行无关,而是因为触犯了当下的网络规则。
北大教授孔庆东因辱骂之言获罪,对于合二为一的孔庆东而言,羞愧中应感谢教训来得不算太迟,悲喜参半的情绪如果在即将发布的道歉中得以看到,那或者代表一种真诚。向谩骂告别,孔庆东们,应赶上新的时髦。
(作者系央视新闻中心策划编辑 赵 强)
·傅思明:提高领导干部网络社会管理能力
·110报警服务中心: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启动
·网络社会公共治理的十大关键问题
·网络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网络
·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中心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启动
·“扫黄打非”: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严打网络文化垃圾
·“扫黄打非”: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严打网络文化垃圾
·提高网络社会的执政能力
·中韩互联网圆桌会议: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依法有序运行
·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
·网络社会,法治精神输给仇官心态
·网络社会城市发展指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