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对于一名已经离岗的老民警而言,这应该是一个可以颐养天年、享乐晚年的年纪了,可原抚松县公安局政委陈景利却不这么认为,他在自己的家门口建立了一个警务室,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不二宗旨,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名老民警朴素而火热的情怀。
去年3月,已经退休的陈景利与村委会商定,并在县公安局的帮助下,在他所在的中心街村建立了一个警务室。警务室简朴实用,外间接待乡亲来访,没事和群众唠唠家常;里间则是一个小火炕,方便陈景利在警务室居住——他已经把警务室当成了家。
有人不解地嘀咕道:“都这把年纪了,还想干啥”,也有老同事劝他:“也不看自己多大了,在家看看孙子吧”,可陈景利总是平淡地笑笑,说:“在家呆不住啊,做了一辈子警察,看见群众有困难就想帮帮。”无论大家能不能理解,陈景利的警务室都已经在村子里扎了根生了芽,乡亲们也开始对他这个“固执”的老政委产生一份由衷的敬意。
每天,陈景利都会早早地来到警务室,打开门,到村里的大街小巷转上一转;晚上,他一定要去村里的一所小学瞧一瞧,到寝室给住校的孩子们掖掖被角,检查一下电源关掉了没有、窗户关严了没有、值班的老师来了没有。接下来,他还要围着村子转上一圈,每天回到家都已经是深夜了。老伴为此“埋怨”他:“咋比上班还忙?”村委会主任“调侃”他:“老政委啊,你一天在村里十几个小时地转悠,比我这个管事儿的还忙活!”
去乡亲们家里看看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这是陈景利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村民柳某某今年24岁,自小就患有脊柱裂,下肢瘫痪,一直没有落户口,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为了给柳家办上低保,陈景利与派出所沟通,快速给柳某某落了户口,并帮忙为他办理了低保和医保。 村民李某已经50多岁了,至今还是“光棍儿”,家里的房子几近倒塌,生活中每天以酒相伴,还经常酒后闹事。陈景利经常走进他的家,给他送去生活必需品,和他唠家常,并和村委会研究为他盖个新房。老政委的关怀照顾让李某深受感动,从此,他戒了酒,拿起了农具,干起了农活。村民们都说:“李某现在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
自警务室建立以来,中心街村的治安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小偷小摸消失了,打架斗殴的不见了,邻里纠纷几乎没有了。一提起陈景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看来,大家读懂了老政委陈景利对公安事业的热爱,也读懂了他那颗不服老的心。正如村委会主任说的那样:“你想到了乡亲们,大家也不会忘记你。”(田大林/报道)
·甘肃建成首个高速路规范化警务室
·江门:移动警务室驶向街头
·北川“帐篷警务室”服务芦山灾区群众
·把群众当亲人警务室工作才会生根
·甘肃首个规范化高速警务室建成
·广州市公安局推出“移动警务室”
·广州市公安局推出“移动警务室”
·帐篷安置点:警务室里的百姓故事
·贵州贵阳:建好一个警务室一方群众得平安
·河北沧州重点项目将全部设立警务室
·“便捷警务室”:既能反映问题,又可遮阳避雨
·新疆农村社区警务室成服务群众前沿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