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警力围着警情转,民警围着群众转”的理念,不断提高防范和打击犯罪的有效性,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治安问题;进一步加强指挥体系建设,促进指挥准确快速高效;进一步改革警务模式,创新警务流程,健全完善现代警务机制,不断提升治安防范效能。
■强警论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为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群众看公安,首先看平安。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以南昌为例,其作为大型活动集中区、动态治安活跃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各种诱发犯罪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围绕“如何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论证,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相关意见,并按照“边试边行、逐步推开”的原则,从警情研判、科技防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具体实施五大防控战略:
一是实施立体布防战略。从地上、天上和空中三个方面进行布防。在地上,根据不同时期防控工作的需要,组织巡警、特警、交警、社区民警、治安民警等,采取分层级、分区域、分时段的办法,开展24小时动态巡逻,在大街小巷编织一张巡逻网络,扩大路面布警的覆盖面,提高见警率。在天上,加大警情高发区域视频探头的分布密度,全面整合各种视频资源,进一步消除视频监控盲点。同时,组建一支视频图像监控员队伍,开展24小时日夜滚动巡查,一旦发现警情,迅速调度路面警力进行处置。在空中,利用各种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优势,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活动轨迹进行动态掌控,采取一点预警、多点响应的方式,及时发现、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从而,形成天上有天网探头、空中有电子监控、地上有巡逻警力的立体布防格局。
二是实施信息导防战略。主要依托四种信息开展防控工作。第一种是发案信息。做到24小时监控辖区发案情况,在科学分析刑事发案区域性、时间性特征的基础上,合理调配路面警力,提高“猫鼠”碰撞几率。第二种是视频信息。利用视频监控平台,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实时分析、研判,在梳理掌握治安形势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维护社会安全。同时,积极拓宽视频系统功能,提高附加值,建成集一键式报警、双向可视对话、语音播报、自助查询服务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可视语音报警服务系统。第三种是电子信息。有针对性地建立电子信息库,并与公安机关各种信息系统关联配合,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各种活动情况进行严密跟踪,实时掌握其现实表现情况,发现问题自动预警,快速调度警力相机行事。第四种是基础信息。依托“民调评警”机制,组织社区民警在入户访查中加强人、案、物、住等基础信息的源头采集,用准确、实时的各种基础信息支撑、服务治安防范工作。
三是实施高压设防战略。主要从两个方面强化举措,形成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进而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确保其不敢为、不能为。一方面,建立完善预警机制。根据日常的发破案情况,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作案类别、作案手段、作案工具、侵害对象等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建立数据库,并与公安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碰撞、比对,一旦发现预警信息,及时组织警力进行落地查人,该教育的教育,该警告的警告,该打击的打击,切实消除违法犯罪的苗头、隐患。另一方面,建立完善打击侵财犯罪合成作战机制。据统计,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型犯罪发案占刑事发案总数的85%以上,是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案件。因此,在严打大要案件的同时,要把打击的重点放在“两抢一盗”等犯罪上,积极整合公安机关各警种资源,成立合成作战组织指挥体系和专业打击力量,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对系列性、团伙性、跨区域性侵财型案件进行专门研判、重点打击,坚决把群众反映强烈的侵财型犯罪高发势头打下去,把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提上来。
四是实施科技助防战略。主要是把物联网等新型科技用于防控工作,通过在电动车、汽车、电脑、手机、贵重金属、危爆物品等重点物品上安装电子标签,为每件物品编辑“身份”,建立重要物品数据库,同时在一些主要路口、治安卡口、小区出入口配套建设电子标签专用读写设备,实现对物品“身份”、活动轨迹全面掌控,进而实现精确防控。以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电动车被盗问题为例,南昌市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物联网中“电子标识”的唯一性特点,给电动车加装“电子标识”,实行身份证式管理,为防范和打击盗窃电动车犯罪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是实施群众自防战略。群众是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群众自防就是将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力量调动、凝聚起来,依靠群众的力量创造性地开展动态巡防工作,努力形成全民巡防的格局。一方面,加强物业保安人员的监管。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全面整合各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安员力量,大力加强巡防保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建立统一政审、统一培训、统一派驻、统一管理、统一监督机制,逐步探索建立保安员积分管理制度和薪酬待遇等级化制度,拓宽保安员职业发展空间,发挥其在治安防范中的应有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创建平安小区。组织治安积极分子、服务志愿者、居民群众等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巡逻值守、看楼护院、邻里守望、防范宣传等群防群治工作,做到“街巷有人巡、楼院有人防、公共场所有人控、重点要害部位有人管”,形成人人参与治安防范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群众的自防能力。
总的来说,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安民工程,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在实施和推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探索中逐步推进。牢固树立“警力围着警情转,民警围着群众转”的理念,不断提高防范和打击犯罪的有效性,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治安问题;进一步加强指挥体系建设,促进指挥准确快速高效;进一步改革警务模式,创新警务流程,健全完善现代警务机制,不断提升治安防范效能。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好,真正筑起治安防控的铜墙铁壁,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固的安全屏障。
(作者为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南昌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王国强)
·陕西榆林构建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昆明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365”工程建设
·安徽淮北构建五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陕西汉中形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吉林: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台州椒江在浙江首创环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台州椒江在浙江首创环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杭州警方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大连: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吉林:完善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