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广东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百局千所”立体化治安示范单位创建行动初见成效,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立案数同比下降4.5%。
1 连破一批影响较大刑事案件
去年12月,我省警方开展了“百局千所”立体化治安示范单位创建行动。该行动立足于省委作出的创建“平安广东”的决策部署,在5年时间内,以“一强二升三降”(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重特大案件破案率上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上升;重大刑事案件下降、重大群体性事件下降、重大安全事故下降)为目标,在全省21个地市公安局、170多个县区公安局(分局)、2400多个派出所逐级细化、明确创建目标和要求,根据创建成效的优劣,赋予其不同的评定示范单位名额。
活动开展以来,警方圆满完成全国、全省“两会”等重大活动以及元旦、春节、清明等重要节日的维稳安保,1~3月,全省公安机关接报警数逐月下降,其中1月环比下降1.8%,2月环比下降25.6%,3月环比下降1.8%。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共立“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0270起,同比下降了4.5%。
今年以来,我省警方接连破获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刑事案件,如3月28日,深圳市公安机关查处一起香港黑社会组织在该市聚会活动,一举抓获70名涉黑团伙成员;4月10日,广州公安机关破获了一个涉案人员多达111名、涉案金额高达7500万元人民币的特大网络赌博犯罪案。
通报称,1~3月,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及死伤人数同比下降;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全省火灾形势总体平稳。截至3月,全省公安机关累计推出网上服务项目300余项,行政审批类实现平均网版率达到86%。
2 示范单位需年年复核
据了解,今年内,全省20%的县(市、区)公安(分)局和派出所将建成立体化治安示范单位。该示范单位的考核将从“打、防、管、空、整治、服务”这6个方面细化项目来进行,将根据创建成效的优劣,赋予其不同的评定示范单位名额,推动逐级落实创建责任,激发各级创建工作积极性;根据创建行动的成效,对公安机关各业务警种和各级公安机关实行捆绑考评,并与公安机关各项评优评先相结合。
今后,示范单位将采取“一年一评定”的方式,示范单位每年都要进行复核,凡出现执法质量考评“一票否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分未达全省平均分等情形的,取消示范单位称号。此后会再根据其创建成效,评定其是否成为示范单位。
3 群众满意度是考核重要指标
通报称,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每年省政法委会委托第三方独立调查公司就社会会治安满意度进行调研,调研所采取的样本数量不少于2万个,范围会覆盖全省,下至县一级,以求数据的准确性。
下一步,广东警方将继续充分发挥创建平安广东的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立体化治安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会上,警方呼吁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行动,强化群防群治,为建设平安广东、幸福广东添砖加瓦、献策献力。
相 关
各地公安机关创建工作“亮点”
广州 四色预警打压高发警情
广州警方每周根据情报信息部门的舆情监测结果,对分(县)局辖区治安状况由高至低实行“红、橙、蓝、绿”四色预警,强力打压高发警情。另外,今年1月,广州警方联同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打造了“警民通”智能手机客户端,市民下载安装该软件之后,即可享受警方提供的综合性、智能化服务。4月15日开始,广州市警方对白云区治安秩序展开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
深圳 开展“市局机关结对帮扶”活动
4月1日起,深圳警方开展为期半年的“市局机关结对帮扶”活动,选取原特区外治安复杂的19个派出所为帮扶对象,抽调200名精干警力,纳入派出所勤务管理,与派出所民警一起重点解决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等突出问题。
佛山 启用出租屋“申报易”系统
佛山市在市、区、镇(街)三级政府组建了流动人口管理专业队伍,启用自主研发的流动人口出租屋“申报易”系统,推广专职化、专业化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机制。
东莞 继续推动“四化五警”
东莞警方将继续推动“四化五警”工作,分别下沉10%~20%以上,最大限度充实基层一线;将全市划分为363个警务区,每区配备5名以上社区民警,最大限度强化社区警务;由镇政府统一招聘治安员,公安分局负责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指挥调度、统一考核标准,派驻到村(社区)后由警务区负责具体管理、使用。
中山 新建179支治安志愿者队伍
中山市新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伍等179支5660人,整合扩编纳入公安“五统一”管理的社区村委治安员1320人,加强群防群治工作。
珠海 力争大幅增加派出所警力
珠海警方出台了抓基层打基础加强派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派出所所长进镇街班子、社区民警进村居班子;推动警力下沉,力争6月底前实现基层派出所警力达到全局总警力40%。(记者 陈健鹏 实习生 刘佩红 通讯员 粤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