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源县坚持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统揽,完善思路,改进措施,统筹推进平安建设各相关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平安的突出问题,新一轮平安建设开局开好。
完善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在健全县、乡、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集发现、控制、调解、处置于一体和全覆盖、无盲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格局,极大地提高了一般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率、调解成功率、人民群众满意率。同时,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联席会的平台作用,整合资源,有效化解了一大批重大社会矛盾纠纷。
突出重点,强化基层基础。通过健全以“四个”中心为重点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了基层基础建设。一是完善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提高了乡镇社会经济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水平。二是强化乡镇综治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了社会治安联控、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工作。三是建立乡镇网格管理中心,加大对农村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工作站的业务指导。四是发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作用,整合村级工作机构和力量,规范农村社会管理服务。
突出特色,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在社区,以“网格化管理,心连心服务”活动为抓手,通过加强社区建设,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农村,按照“1个乡镇网格管理中心+N个专业团队”模式,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活动,形成网格服务团队延伸到户、专业服务团队延伸到村的便民服务格局。全面推行乡镇片区、村、社三级网格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农村社会治安网格化防控机制,深化农村平安建设。今年开展的波航乡“多村一站”(网格化服务管理站)式的农村网格化管理、东峡乡灰条沟村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和新民村农村网格化管理等三项试点工作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项目带动,启动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完成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和社区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和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的基础上,以县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为重点,通过建设“1+10工程”建设项目,积极打造集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公共突发应急管理于一体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目前,这一项目建设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扩大成果,深化平安建设。在继续推进系列平安创建的基础上,围绕事关社会公共安全和群众利益的最突出问题,着重深化了平安工地、平安道路、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创建活动。围绕社区(村)有综治组织机构、有人防技防物防、有多元服务管理、有规范机制保障,通过扎实有效的开展无越级上访、无涉毒人员、无未成年犯罪、无刑事案件、无邪教为主要内容的 “五无社区(村)”创建活动,为实现社区(村)管理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和谐稳定局面巩固发展,基层平安创建水平明显提升目标奠定基础。
·内蒙古公安边防部队推出社会管理创新新做法
·贵州检察院传达贯彻全省社会管理创新会精神
·乡镇加强政法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贵州社会管理创新暨平安贵州建设大会召开
·江苏如皋建立民兵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长效机制
·温卡华: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温卡华: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广东河源源城区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的辩证逻辑和科学路径
·江苏创设三级平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视频]内蒙古:百姓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三级平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