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淮安清浦村村都有免费律师

2013-05-10 11:27: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姜全伟

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法治建设成果,是江苏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淮安市清浦区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方面行动早,落实快。早在2003年,该区就曾在全市率先推行过社区律师工作制度,为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名社区律师,承担调解纠纷、解答咨询、宣传法律的职责,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就地化解民间纠纷。

“四万”工程开展以来,清浦区以健全完善社区律师工作制度为抓手,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顾问”制度,为9个乡镇(街道)、77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了一名执业律师和一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公益性质的法律顾问。清浦区通过明确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职责,全力做好“六大员”工作:一是涉法事务服务员,为村(居)民、村(居)委会、企业单位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二是法律援助联络员,宣传法律援助制度,帮助困难群众依法获得法律援助;三是法律法规宣传员,定期在村(居)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四是法治创建参谋员,协助村(居)委会处理村规民约、规章制度、经济合同的起草、修改、审核等涉法事务,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五是矛盾纠纷调解员,作为人民调解员参与村(居)调委会的调解活动,为依法调解提供法律支持;六是社情民意信息员,将服务过程中了解到的群众诉求及时向区司法局反馈。建立了定期服务、限时服务、工作日志等工作制度。截至目前,全区77个村(居)法律服务工作站全部建成,驻点律师、法律工作者与村(居)之间全部建立起了“二对一”结对联系。

通过强力推进律师进社区、进村镇,让群众在家门口只需拨打法律顾问的电话,就能便捷地享受到零距离的律师服务。同时,律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区管理活动,将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与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相结合,有效地传播法治理念和精神,促进社区依法自治,促进了“平安社区”、“和谐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天津路社区的法律顾问夏明律师现在成了居委会的大忙人,社区里的大小事都要找他来商量,请他把把关,拿主意,这位年近6旬的老律师总是乐呵呵地一叫就到,热情服务,深受居委会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清浦区司法局局长韦文在总结“一村(社区)一顾问”制度时说,律师进社区、进乡镇,架起了法律工作者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开通了基层法律服务直通车,这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提起村里的法律顾问,黄码村村民王林高兴地说:律师进了村,村委会墙上有律师的电话、照片,村民有法律上的事就给律师打电话,过去城里人花钱才能请到的法律顾问,现在农村人也能免费享受了,真是很方便。现在村民也都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暴力解决的少多了。

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区各村(居)法律顾问共发放便民联系卡5800份,提供法律咨询1100人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55次,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30件,审查合同、协议65件,办理法律援助60件,代理诉讼13件,受到了村(居)干部群众的好评。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