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促进法学理论研究与检察工作良性互动

2013-05-10 11:02: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以满腔热情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周光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现挂职担任公诉厅副厅长

  我曾经多次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参加一些座谈会,今天的这次会议,对我而言,有特殊意义。所以,我要特别感谢高检院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到最高司法机关参与法治实践。

  对接下来的挂职工作,我谈三个方面的想法。

  首先,坚定亲身践行公正司法的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社会民众对法治中国、对公正司法充满了新的期待和新的要求,作为到高检院挂职的专家学者,应该按照公正司法的要求开展工作。我所挂职的公诉岗位,执法办案是硬道理,案子不能办错,这对公正司法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所以我一定要在挂职岗位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为推进公正司法尽绵薄之力。

  其次,要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实务部门的同志学习。高检院有很多专家型领导,检察干警大多精通业务,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这些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的挂职者更像必须加强学习的学生,挂职就是重回课堂。曹建明检察长近日在新任检察长培训班上强调,大兴学习之风,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能力的根本途径,这个要求对我们几名挂职人员也很有针对性。

  第三,要以积极的姿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参与工作,按照要求勇挑重担,不回避困难,不挑肥拣瘦,不临阵退缩。不仅要参与好我应该参与的案件讨论工作,更要思考个案背后的类型性问题,摸索公诉工作的规律和机制,积极参与干部培训、调研工作,争取培训有成就,调研有成果,人才培养有作为。

  最后,我还想谈一点:我曾经在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挂职担任副检察长近三年时间,对检察工作有着特殊感情,所以我特别想把我的挂职成果,和作为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参与全国人大的一些工作结合起来,为推进中国检察事业的发展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我认为挂职的经历对我们学者来说,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因为我们有机会了解一线的数据、真实的情况、办案的规律等。去年,我作为人大代表参与刑诉法修改时,提了十多条意见,其中绝大多数是关于检察工作的,比如技术侦查、检察监督等,这并不是因为曾经在机关挂职就“有私心”、“夹私货”,而在参与立法时只替检察院说话,主要是因为我曾经全面参与检察工作,有机会了解司法实务的真实情况、总体面貌,对某些政策抉择如何才能与检察工作的规律相一致有直观感受。因此,挂职的经历使得我们在思考刑事法问题时,能够自觉地和确保司法权威,积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转型期中国公法学理论期待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