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海淀半年仅2.3%涉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

2013-05-09 10:27: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今天上午,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部门主办,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承办的“新刑诉法背景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部分专家学者和检察官提出,新刑事诉讼法确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后,取得一定效果。但实践中由于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过于严格,且程序繁琐,在办案重压下,该制度容易被“冷落”。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2012年5月被确立为附条件不起诉试点院,半年仅在3件6人中进行了附条件不起诉考察,且适用罪名均为盗窃罪。数据显示,2011年内,海淀区检察院共受理未成年人案件230件303人,其中被实际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70人,适用罪名符合附条件不起诉规定的167人,占一半以上。

    海淀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副处长程晓璐表示,检方之所以半年试点中仅对2.3%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展开附条件不起诉工作,主要因为附条件不起诉程序繁琐,增加了检察机关检察监督环节,需要在考察前、考察后进行汇报,还需要形成诸多法律文书。在办案重压下,可能导致检察官不愿意主动适用附条件不起诉,而选择程序上相对简便的相对不起诉或刑事和解程序。

    “附条件不起诉之所以被冷落,与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对外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现护考察难以落实有关。”程晓璐表示,此外,轻罪前科封存制度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价值。

    对于程晓璐的观点,密云县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官陈兵表示赞同。陈兵认为,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有待明确。“根据规定,附条件不起诉的前提是‘符合起诉条件的,但有悔罪表现的’,但何为悔罪表现并未被明确,是道歉、积极赔偿损失还是两者兼具,需要明确。”

    为了提高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东城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官关宁建议,可以将附条件不起诉可能刑罚条件从“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放宽至“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应当整合家庭、单位、学校社区等多方面帮教管理资源,并将被不起诉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融入帮扶活动,纳入社会治安管理体系,形成多方联动长效机制。(记者 黄洁 实习生 孔一颖)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北京海淀法院“五一”节前当庭宣判 维护农民工权益
·北京海淀检察院将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北京海淀检察院将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北京海淀抓获专门扒窃就餐人的犯罪嫌疑人
·北京海淀警方破获系列扒窃案
·北京海淀法院知产案8成涉及互联网

·北京海淀法院知产案8成涉及互联网
·北京海淀法院发布交通案件诉讼手册
·北京海淀受理首起强执人民调解案
·北京海淀侦破持刀抢劫女性案
·北京海淀法院救助涉诉困境未成年人纪实
·北京海淀法院首次采用视频保护未成年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