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北川“帐篷警务室”服务芦山灾区群众

2013-05-09 08:37: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芦山地震后,曾经历“5·12”特大地震的四川北川公安第一时间驰援芦山,在做好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芦山公安加强安置点治安管理工作,在县城19个大的安置点设立了“帐篷警务室”,接受群众报警和求助,并实行了“一摸、二查、三看、四访、五管”工作法,强化安置点治安管理,服务灾区群众生产生活。

    “一摸”,即摸清安置点人口底数和人员基本情况。地震发生后,芦山县城共设立了52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其中,超过1000人的就有19个。由于时间紧,许多安置点来不及规划,帐篷顶数、人员情况根本不清楚。为此,“帐篷警务室”入驻安置点后,民警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根据安置点情况绘制震区警务平面图,对每一顶帐篷进行编号,对每一顶帐篷内的人员情况进行登记,民警在每晚10时前对每顶帐篷内人员情况进行核查,做到一日一报,实有人口即时管理。

    “二查”,即查清矛盾根源、查清合理诉求。地震后,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各式帐篷搭建起来,12万群众得到安置入住。不同社区、互不相识的人们相邻而住,滋生了不安定因素。“帐篷警务室”建立后,民警挨家挨户串门走访,了解情况,排查矛盾,理清矛盾的根源,遇到纠纷有的放矢协调。

    “三看”,即看用火安全、看用电安全、看饮水安全。由于芦山地处山区,地势狭窄,安置点内帐篷纵横交错,空间密集,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为此,“帐篷警务室”民警制作了消防安全标语和用火、用电、用水知识宣传单,挨个帐篷发放。同时,每日组织由消防官兵、安置区管委会专职人员组成巡查队逐间逐户巡查,及时消除隐患。

    “四访”,即访孤、访老、访残、访弱。“帐篷警务室”走近灾区群众,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五管”,即管周边秩序、管环境卫生、管纠纷化解、管物资发放、管群众诉求。一个“帐篷警务室”,就是一个为民服务站。周边秩序、环境卫生、纠纷化解、物资发放、群众诉求等等,事无巨细,都和警务室工作息息相关。

    “帐篷警务室”建立以来,清理人口建立账册,组建治保巡逻队伍,落实群防群治机制……一系列警务措施迅速展开。同时,积极化解矛盾,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协助建立帐篷警务室,就是要把我们在北川灾区的教训,变为芦山灾区的经验!”绵阳公安援助芦山警队指挥长、绵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德溥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北川法院迅速开展“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活动
·四川北川破侵财系列案件100余起
·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玉顺到北川永安人民法庭调研督导工作
·四川北川启用电视地震预警系统
·北川干警寒冬送暖阳 深入羌寨帮扶困难群众
·四川北川储备百万元御寒物资保群众温暖过冬

·四川北川储备百万元御寒物资保群众温暖过冬
·四川北川法院打造羌族文化特色调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