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广东顺德民警携“移动警务通”随时随地办公

2013-05-08 18:20: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打造一座极具幸福感、归属感的魅力城市,这是你我共同的都市梦想。人们常常用1和0来比喻健康和财富的关系,其实,安全感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未尝不是如此?没有安全,幸福便沦为空谈。

    5日,广东省公安厅专门召开座谈会,传达贯彻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关于政法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政法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部署“百局千所”立体化治安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郡县治,则天下安。”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派出所是与老百姓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的机构。今年以来,广东公安机关全力推进“百局千所”立体化治安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抓基层、打基础,着力提升“打、防、管、控、整治、服务”水平,提升公安机关驾驭动态化条件下社会治安形势的能力。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关于创建平安广东决定的具体举措;是公安机关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要求,加快广东发展的迫切需要。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省公安厅厅长梁伟发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坚持传统方法与科技强警相结合,在继承、总结此前公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大胆创新,创出特色,取得初步成效。南方日报联合省公安厅开设“平安样本”栏目,旨在树立一批创建工作标杆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为全省各地更好开展“百局千所”立体化治安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提供借鉴。

    平安样本

    对顺德公安局陈村派出所潭洲村社区警长卢楚炜来说,一天的工作从打开手中的“移动警务通”开始:一点开屏幕,任务菜单便提醒他,今天是到摩托车维修店开展治安检查的最后期限,还要走访两户重点出租屋。他马上心里有数,当天的工作便围绕警务通提醒的工作事项进行。

    这是陈村派出所试点移动社区警务平台的一幕。如今,在陈村镇,17名社区警长人手一部警务通。他们彻底从参与派出所办案、中队值班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社区民警弹性上班

    社区警务信息化改革,前提是内部机制要理顺。为此,陈村派出所创新社区民警专职管理。去年7月,陈村派出所一口气拿出17个社区警长的岗位,面向全所170多名民警竞聘。

    “别小看这些社区民警,他们绝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管着一支几十号人的队伍。”陈村派出所教导员李斌告诉笔者,如今全镇分散的治安队员、视频监控员、护村队员、综管员和消防协管员5支队伍700多人全部归由社区民警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考核。为了提高社区民警政治待遇,派出所还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由社区民警担任村居党支部委员。

    卢楚炜便是主动竞聘成功当选的社区警长。他说,社区工作虽然繁琐,却是警务工作的重心工作,也是基础性工作,有挑战性,他愿意在这里干出成绩。

    赤花警务室社区民警梁锐柏多年在基层一线工作,他的感受更为明显。“社区警务包括149项日常性工作,平时还要参加中队值班、办理案件、承担设卡任务,占了很多时间,所以真正到社区去走访工作的时间并不多。”梁锐柏说,社区民警专职管理改革后,实行弹性上班制度,他便彻底从繁重的派出所、中队工作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社区,扎扎实实开展基础工作。

    携带警务通走访社区

    社区警务专业化、专职化为夯实社区基础、推进社区警务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如今,陈村派出所作为全省试点,警务信息平台和移动警务通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社区警务平台及移动警务系统整合了流动人口、出租屋等14个业务系统,社区民警只需要打开一个平台,就可以开展所有的工作,只需录入一次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关联到其他系统,大大减轻了社区民警的工作负担。系统还实现了信息提醒、预警,并对社区民警的任务执行、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督、量化和自动化考核。

    “以前社区民警查询和录入信息都要在办公室电脑上操作,导致很多时间都耗在办公室,现在,我们只要随身带上一部警务通,就能随时随地开展工作。”卢楚炜拿着移动警务通向笔者演示。

    移动社区警务平台使用战果明显。今年一季度,陈村派出所通过标准地址库信息采集及社区民警到社区开展工作,共发现和提供违法犯罪线索90多条,协助抓获嫌疑人72人,协助破获刑事和治安案件64起。

    对话

    陈村派出所所长何碧耀:

    将给60余名综管员也配备警务通

    南方日报:陈村派出所确定“社区警务先行”思路,是出于什么考虑?

    何碧耀:我们调研发现,社区警务包涵共约140多项日常性工作、涉及25个系统、大概要填报40项台账报表,工作繁杂、重复,社区民警疲于应付。所以,我们完善“大社区”格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创新社区民警专职管理,狠抓社区治安基础建设,优化社区巡防队伍管理,推进社区警务信息化和智能化等。

    南方日报:为什么选择将移动社区警务平台试点建设作为突破口?

    何碧耀:公安信息化建设是这几年警务工作的大趋势。目前社区警务缺乏有效信息作为支撑,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我们创“平安陈村”的实际举措。从目前试点移动社区警务平台和移动警务通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明显。接下来,我们还将给60多名综管员也配备这样的警务通,实现信息化联网办公。

    南方日报:社区民警管理着这支数百人的群防群治队伍,权力还是不小的,如何让他们用好这支队伍,确保不滥用职权?

    何碧耀:有权必有责。对社区民警的工作,我们也强化督导考核,包括将任务细化分解、实行绩效考核。而且,我们试点的移动社区警务平台,能实时监督社区民警开展工作情况,对于“四色预警”指标靠后的社区民警,会通过电话提醒、约谈、诫勉谈话的形式,来激发民警的工作责任心。

    边走边评

    小社区,大社会。社区警务事务繁琐,要做好并不容易。陈村派出所提出“大社区”格局,力求从小处着眼,狠抓社区治安基础建设,密织村居治安防控网。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通过社区警务专业化、社区民警专职化,大胆借力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社区警务信息化,是一条可供借鉴的基层警务创新之路。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移动警务通服务到船头
·江苏洪泽移动警务通服务到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