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公安局通川分局以满足农村民生警务服务需求为立足点,推出“农时工作日”这一新型农村警务服务模式,即以农村赶集日为时间节点,整合农村警务服务资源,尽可能地将警务服务工作窗口前移到了农村乡镇和村社,较好地实践了“服务跟着生产走、服务跟着群众走”的新理念。
2012年7月以来,达州市公安局通川分局以农村派出所为主体,以“服务群众高效化”为目标,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建立起了“农时工作日”警务模式,构建起了“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高效便民”的新型农村民生警务服务模式,促进了农村社会管理的进步,增强了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幸福感。
所谓“农时工作日”警务服务模式,是指以农村乡镇赶集日为时间节点,以乡镇派出所为主体,以满足赶集日农村居民警务服务需求为目的,整合农村警务服务资源,集中力量,为赶集的农村居民提供高效化服务的警务服务模式。
全区农村人口占比为28%
农村警务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民生警务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通川区下辖11个农村乡镇、78个村民委员会、548个村民小组。全区共有常住人口4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13.6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8%。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农村警力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缺口,警务服务的供需矛盾也就较为突出。
——农村警务服务需求增长较快,且表现出多元化特点。
通川区有近6万名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有很大一部分分散在城乡接合部的乡镇农村,成为农村警务服务的增量需求。
通川区农村警务服务出现多元化特点:
一是户籍及身份证等管理服务日常需求;
二是农村治安管理服务需求,是农村居民对公安机关服务工作最主要的安全需求;
三是应急救灾、抢险等农村突发事件处理需求,是农村居民对警务服务的特殊需求。达州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农村居民对公安服务的应急救灾抢险要求特别强烈;
四是矛盾纠纷调处需求,是农村居民对警务服务的日常性需求。农村居民间的产权纠纷、家庭成员间的财产分配纠纷、家庭赡养抚养义务纠纷等,需要投入大量警务服务资源,对这些纠纷进行调处,维护农村稳定。
——农村警务服务供给存在缺口,供需难以实现均衡。
目前,通川分局在辖区农村乡镇设有11个派出所。由于人口的流动频繁,农村居民对警务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加之派出所经费欠缺,警务服务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非常大,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一是财力资源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村警务服务供给能力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对公安警务服务资源的配置比例,这与通川区不断增加的警务服务需求形成了反差;
二是人口的大流动使各种警务需求大为增加,各种安全隐患较多,制约了农村警务服务的改善;而多元化的警务服务需求,又制约了农村警务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农村派出所还需要承担一些非警务任务,进一步加剧了警务服务资源的消耗,制约了农村警务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推出“农时工作日”模式
整合农村警务服务资源,提供高效服务
通川分局在下属的东岳和双龙两个农村派出所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出“农时工作日”农村警务服务模式,并于2012年10月在分局所辖的全部农村派出所推行。
“农时工作日”警务服务模式,把握住了农民对警务服务需求较为集中的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村居民,比如户籍和居民身份证办理以及相关咨询等。对各农村派出所,落实了主体责任,明晰了职能职责。
在不弱化日常农村警务服务的基础上,各派出所调动警务服务资源,集中投放到各乡镇,尽可能地提供警务服务,有效满足农村居民需求。针对农村户籍服务需求和相关警务服务需求,农村派出所实行弹性工作制,在农忙时节和夏季,派出所提前一小时开门上班,在赶集日一律开门上班,一律以群众办结相关事宜为标准时间下班。
提升警务服务质量
缓解了农村警务服务供需矛盾的不足
为确保新模式充分发挥预期作用,通川分局强化组织领导,制订了实施意见及方案,从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措施、工作要求4方面对“农时工作日”新模式进行了规范。
分局还推出了发放“两张卡”、开展农时“六下乡”活动等重点措施。发放“两张卡”,是指向农村居民发放警务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卡和警民联系卡。调查问卷卡主要是动态了解农村居民的警务服务需求,警民联系卡主要是告知相关警务服务基本信息,方便农村居民联系。“六下乡”活动,主要是针对农村居民对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等方面的警务服务需求而推出的服务举措,包括治安巡逻下乡、治安宣传下乡、道路安全管理下乡、矛盾纠纷排查下乡、灾害应急处置下乡、创新型服务下乡等内容。同时,针对危害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重点推出相关措施,有效保护农村居民的财产不受到侵害,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在 “农时工作日”新模式推行中,通川分局加强了与其他多个部门的合作,成功借用了外力。在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分局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日常性治安巡逻、应急抢险、治安宣传等工作;加强与工商、路政、运管、司法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整合法律资源,提高农村警务服务效率。
“农时工作日”警务服务新模式,增强了农村警务服务供给能力,有效缓解了农村警务服务供需矛盾。通过“农时工作日”新模式的推行,通川分局实现了提升警务服务数量和质量的目标,高效满足了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办理身份证、户籍业务数量和接待群众量均实现大幅增加。同时,农村居民的警务服务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警民和谐关系得以强化,农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认同度、满意度得以提高。(龙京君 代婵)
·四川芦山地震灾区获赠20辆消防车
·四川芦山地震中监狱故事:大灾来袭生死相护
·四川绵阳交警巧用微信找到“失踪”肇事者
·四川宜丰向芦山灾区儿童捐赠读物
·四川泸州江阳检察院:普法案例送到学生身边
·四川宝兴:加强巡查 确保安置点消防安全
·四川宝兴:加强巡查 确保安置点消防安全
·四川雅安72.9万受灾群众得到安置
·四川安县:“娃娃上学再也不用担心了”
·四川芦山:流动车管所进灾区 办理业务便捷
·四川南充顺庆:案管工作发挥参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