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由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2013年“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启动仪式在滁州大剧院举行。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飏,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立全,滁州市委书记江山分别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启动仪式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七所著名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
□刘剑魏域山
4月24日晚,滁州市全椒县太平桥广场,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文化大餐拉开帷幕。
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青年普法志愿者走进滁州所属市县、学校、乡村,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调研座谈、参观学习、法律咨询、文艺汇演、电影放映、捐赠图书和发放普法文化产品等。足迹所到之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了宣传队、播种机的双重功能来播撒法治文化的种子,让法治精神更加深入民心。
中国的“法治梦”
4月22日,中国法学会精心筹备的“法治文化基层行启动式”在滁州如期举行。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党组副书记刘飏有感而发,“滁州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这次‘法治文化基层行’始发站选择在滁州,就站在一个高起点上,也预示着这次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党组副书记刘飏在启动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刘飏表示,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亦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刘飏指出,“我们中国也要有一个‘法治梦’,就是要把中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坚强的保障。而法治文化基层教育理所当然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徐立全,滁州市委书记江山,法律工作者代表、青年志愿者代表分别在仪式上致辞和发言。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云集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7所著名高校的37名志愿者,他们多是法学专业的硕士生,部分是本科生和博士生。同时还有北京市一中院的法官、北京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北京高校的青年教师以及律师代表和媒体记者。
小岗村,我们来了
4月23日,青年普法志愿者一行如约来到凤阳县小岗村学习参观。
35年前,小岗村十几位村干部立下了“大包干”的军令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鉴(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18岁。”大包干时的誓音犹在耳,在印有红手印的“军令状”前,志愿者们多次按动了相机的快门。
在小岗村的历史上,村民们曾三次按下红手印,第一次是在大包干时,第二次是为了挽留任期即将届满的村书记沈浩,第三次则是沈浩同志去世后,村民们再次按下红手印,希望沈浩同志的骨灰能永远留在小岗村。沈浩同志在小岗村的六年可以用他自己题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最好的诠释。在观看了沈浩同志事迹的宣传片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志愿者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今小岗村农民人均产值已经达到8000元,来到这里的人们仍可通过特意保留下来的民房,看到原来小岗村的模样,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小岗村。而在不远处,则是清一色的白色徽派民居。来此调研的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将沿着小岗村和沈浩同志的精神继续走下去,坚定地用他们手中的法律武器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
调研和座谈
4月24日上午,志愿者兵分两路,一路参加与全椒县政法各部门主要领导的座谈,另一路则乘车深入全椒县襄河镇走访。
上午9点30分,全椒县广电大厦三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北京七所高校的部分青年普法志愿者参与其中。借助于中国法学会搭建的平台,全椒县几大班子的一、二把手几乎悉数到场。
各高校的学子们围绕着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基层公证制度、大学生村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基层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民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机制衔接六个调研问题先后发问。“问题准备得深入,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得全面。”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副秘书长崔秀娟评价说,“之前学生们做足了功课,所提问题的专业程度让在场所有官员感到惊讶。”
与此同时,另一路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赶往全椒县襄河镇走访。在这个襄河镇会议室召开的小型座谈会上,有三名大学生村官更是引起了志愿者们的注意。北京大学的志愿者韩晶晶就显得非常兴奋。因为,她的调研课题就是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实现。韩晶晶表示,当地和北京对待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有所不同,回去之后,她会将此进行对比,从差异中找到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并会就此形成调研报告。
普法进校园
此次,为配合“六五”普法提出的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这个任务,中国法学会联合共青团中央主办的“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青年普法志愿者积极参与,而青少年则是宣传教育的主体。
4月24日下午,在全椒中学的礼堂,志愿者团队特意安排了毕业于全椒中学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志愿者邹岗担任文艺演出的男主持人。邹岗用自身经历鼓励师弟、师妹,并希望他们都能在未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而接下来的整台法治文艺汇演,全部演员都是七所高校的志愿者和当地学生代表,他们紧紧围绕着“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的主题向广大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心准备的法治文化盛宴。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中国法学会还给学生们带来了自己主导开发的普法益智棋、扑克牌等系列产品以及法治类图书和普法电影。
街头法律咨询
滁州是一个重视法治、崇尚法治的城市,当前平安滁州、法治滁州、和谐滁州建设也正在推进之中。4月24日晚上的全椒县太平桥广场是此次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基层行的最后一站,也把这次基层行普法活动推向了最终的高潮。
几张书桌连成一排,几把椅子上就座的是法律工作者,临时搭建的桌椅成就了一次基层街头法律咨询服务。尽管不远处是青年普法志愿者的一场汇报演出,法律咨询台前还是聚集了不少当地市民。通过了解,许多咨询者从半信半疑变为径直坐下来向专家咨询。
咨询的问题多种多样,有小商贩反映希望政府能提供合法经营场所的,有关于户籍管理的,有关于工伤赔款的,也有追讨失踪债权人的。对待每一个咨询问题,专家们都根据自己的法律知识给了他们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一位曹姓市民表示,“以前茶余饭后都会来太平桥广场走走,但今天这么热闹,还很少见。尤其是从北京来了专家给我们提供法律咨询,实在是太难得了。”
·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在安徽举行
·江苏省启动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
·河南:普法志愿者为女性维权
·河南普法志愿者首任未检“临时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