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记“全国青年文明号”苏州虎丘法院民一庭

2013-05-07 10:37: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青春年华铸造法治梦想

——记“全国青年文明号”苏州虎丘法院民一庭

五月江南,春色透帘栊。一夜东风吹柳绿,满塘碧水映桃红,满眼翠色让人不禁感叹青春的美好。苏州虎丘法院的民一庭继2008年获评后,再度被最高人民法院和共青团中央命名为2011-2012年度青年文明号,成为此批13个被命名集体中唯一一家来自江苏省的集体。这个年轻的团队拥有什么样的魅力?记者慕名来到这里探访青春与法治的力量。

诚心,用汗水守卫公正

走进民一庭办公室,“文明办案、公正执法、高效廉洁、维护正义”的十六字服务承诺映入眼帘。庭长沈宇亮向笔者介绍,虎丘法院所辖苏州高新区是人才高地,辖区外来人口比本地人口还多,城镇化发展,地域文化碰撞,使得大量婚姻家庭、侵权、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类型案件涌入法院。2012年,该院民一庭的8名法官共审结民事案件1966件,调撤率为76.06%,全年无错案。2008年至今,在全市法院系统条线考核中均位居第一方阵。

当事人上班早出晚归或者故意躲避送达,法官们就牺牲休息时间进行夜间送达;当事人工作日上班请假难,法官们就开设假日法庭,只要提出正当申请,即可预约在周末开庭;动迁社区纠纷集中,法官们就设立社区巡回法庭,方便当事人在家门口进行诉讼调解……

通安镇的上门女婿王某,因离婚时未能分割房产对女方恨之入骨。得到孩子抚养权后,他把孩子藏了起来,让女方无法探望。女方告到法院,但男方仍避而不见,接到法官的电话也经常骂骂咧咧。由于他的住所不固定,又有意逃避,因此送达很困难。沈宇亮庭长便带着书记员利用晚上时间,多次到通安王某父母家找他。“一开始,他的抵触情绪非常强烈,坚决不让法官进门。但我们没有放弃,一次次晚间登门做工作,他知道法官工作很忙,看着我们每天都7、8点还在往通安跑,渐渐开始感到不好意思了,一次次做工作下来逐渐取得了他的信任,使调解工作出现了转机,最后案件顺利调解。”

自从夜间送达和假日法庭机制推行以来,送达和审理的案件不计其数,2012年,民一庭开展夜间送达170余件次,成功送达法律文书400余份;开展假日法庭70余场次,90余件纠纷在周末得到顺利解决;在社区巡回法庭审理案件150余件。法官们的这些付出也感动了不少案件当事人,据统计,采取夜间送达、假日法庭办理的案件调撤率均超过83%,高出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在社区巡回法庭审理的案件调撤率达到80%以上。

倾心,以创新突破困境

随着辖区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机动车一天天多起来,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难”问题也愈发严峻。如何在最短时间化解纷争,如何提高事故的理赔率,如何避免“同案不同价”的现象……这些问题着实让人头大。

在辛苦办案之余,民一庭的法官们做类案分析、问题梳理、调研探索,为解决这些让人头大的问题倾注了全部的心力。终于,经过多年的探索,2010年3月,虎丘法院与区交巡警大队、区司法局、苏州市保险协会共同出台了《关于协调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机制的工作意见》,构建起“四方共建”机制。

戈大姐骑电动车回家途中被撞,应负事故全责的肇事司机弃车逃跑。交警费力找到的车主却说只是出借车辆,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戈大姐一边接受治疗,一边为高昂的医药费苦恼不已。2012年4月,戈大姐出院后就到交通事故巡回法庭起诉,要求车主赔偿自己100万余元。法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四方共建”机制。交警为戈大姐计算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等金额;司法局驻庭专职调解员以“老娘舅”身份主持调解;法官努力说服车主和保险公司预先垫付部分医药费;保险公司开通快速理赔窗口,第一时间定损赔付。通过四方共同努力,案件很快得以调解结案,戈大姐拿到了车主和保险公司的50.5万元赔偿款。

“四方共建”以来,辖区98%以上的道赔事故均在诉前得到有效化解。3年来,仅有810件此类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其中81.5%的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案件自动履行率超过97%。该院的“四方共建”、“六方联动”机制荣获“苏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创新成果奖”,并已在苏州全市推广,并逐步推向全省。

爱心,为天平赋予温度

年轻的80后父亲苏某脸上写满了沧桑,母亲患有脑瘤需要巨额资金做手术,儿子患有先天性白血病需要持续治疗,自己和妻子辛苦工作之余还要起早贪黑两边医院分头跑,尽管这样家里还是一贫如洗。

可是生活的磨难还不只如此,2011年冬,苏某父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作为继承人的苏某将负事故全责的钱某和保险公司起诉到了法院,同样是80后的年轻法官朱海兰是该案的承办人。由于肇事车辆只购买了交强险,保险公司在确定支付保险款的数额上有些迟疑,朱海兰就三番五次向保险公司做工作,又多次约谈肇事司机钱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在朱法官的努力下,保险公司同意支付保险款11万余元,钱某也答应除已垫付的11万医药费用外,再向苏某赔偿25万余元。

2012年3月,苏某拿到沉甸甸的民事调解书后分外感动,更让他意外的是朱海兰发动全庭募捐献爱心,为他筹得3000元爱心款,激动不已的苏某向朱法官深深地鞠躬表达谢意……

除了在个案中融情于法为弱势当事人献爱心之外,民一庭的三名女法官还是虎丘法院“玲玲姐姐”志愿者团队的成员,她们走进动迁小区,为空巢老人和“候鸟”儿童举办法制故事会;开设维权网页,为青少年的权益奔走呼号;开设阳光信箱,帮助离异家庭子女或单亲家长重塑生活信心……

通讯员 沈宇亮 吴 娅 /记者 张羽馨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