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河南:开展执行攻坚 解决执行难题

2013-05-07 09:48: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针对群众反映的案件执行难的问题,河南法院集中人员、时间持续进行执行攻坚,开展反规避执行活动,针对恶意逃债行为,推出财产申报、悬赏举报、限制投资等十项措施,并且讲究执行艺术,妥善执行、文明执行,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执行法官到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家中送执行款。

郸城:整合力量打好“组合拳”

河南省郸城县人民法院针对执行难问题,全面探索精心研究新形势下造成执行难的原因及特点,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新机制,采取集中警力、重拳出击、多部门联动等强有力的措施,打好执行工作“组合拳”,充分利用查封、扣押、冻结、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强制措施,有效融化了执行坚冰,破解了执行难题,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郸城县人民法院针对个别被执行人公然抗法、隐匿财产等方式阻挠执行,导致案件长期不能执结,造成执行积案不断增多的现实,以开展“反规避执行”活动为契机,澄清执行案件底数,逐案分析案情。针对不同的个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果断采取集中警力、重拳出击的有力措施,严厉打击了一批心存侥幸的被执行人的嚣张气焰,使一批长期不能执结的“骨头案”、“钉子案”、“难缠案”顺利执结,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郸城县某镇居民李某依仗家族人多势众,以邻居刘某的宅基地土改前是自家的为由,长期占用该地盖锅炉房、种树达数年之久。该案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多次前去执行,均因李某强力阻挠未果。申请人刘某多次进京赴省上访。为此,郸城县人民法院在执行中,组织40余名干警组成特案执行组奔赴执行现场。警戒组拉上警戒线,宣传组做好外围群众宣传工作,机械组、搬运组有序开展工作,1个小时后,执行现场被清理干净,并当场交付申请执行人使用。法院对企图暴力抗法,阻挠执行的李某实施了司法拘留强制措施,最后该案顺利执行。

去年以来,郸城法院重拳出击,成功执结“骨头案”、“难缠案”21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使一批长期涉诉信访案件得到了彻底化解。

数年前,该县宜路镇村民孙某与其孪生兄弟协商互调了宅基地,哥哥孙某已在调好的宅基地上建房居住,后孙某想收回自己原有的宅基地,遭到弟弟的拒绝。弟弟起诉至法院,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考虑到此案当事人系亲兄弟,执行法官先后5次驱车行程数百公里前往二人居住的村庄,查看现场,向周围群众了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通知被申请人孙某、村干部以及二人的叔叔到场,现场进行调解。终于使反目成仇的孪生兄弟重归于好,该案得以和解执结。

把调解延伸到执行阶段,在执行案件的立案、执行、涉案财务的处理、分配等环节,始终强调调解,通过人性化的执行方法,弥合双方当事人、法院之间的对立情绪,避免消化旧矛盾又产生新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去年以来,该院68%的执行案件以和解方式执结。

郸城县人民法院还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沟通,多方协调,与公安、财政、国土、税务、银行、电视台等部门组成联合行动组,采取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查封、冻结单位、公司账户,电视曝光等措施,有效反制了被执行人的规避行为,使一大批案件被顺利执结。

侯某在某公司打工时,由于操作不慎,造成四级伤残,治疗期间先后花去各种医疗费用24万余元。该案在执行阶段被申请执行人某公司为逃避执行,转移财产,清空银行账户。法院虽经过多次查找,均没有找到可供执行财产,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侯某的妻子多次带领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来法院反映情况,请求法院尽快执行。该院通过召开联合部门联席座谈会,通过税务部门了解到,该公司连续两年的税收返款30余万元还没有领取。法院在税务部门的协助下及时对该款项进行了查封、扣划,交到侯某手中,此案被顺利执结,侯某的权益得到保护。

去年以来,该院共执结各类案件516件,执结标的额9700余万元。目前,该院新旧案件执结率均在98%以上,执行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