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沂源县公安局相继出台了多种从优待警措施,着力打造“最幸福警营”。走进沂源警营,到处都能听到关于激情工作、幸福生活的话题和故事。
双向约谈:局长可以“被谈话”
“基层民警约局长谈话,能谈出啥结果,刚开始我心里也没底。”说这话的是在派出所工作的一位民警,作为全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提起上次跟局长的约谈,他印象深刻,“后来发现,局长跟民警之间根本没有距离,很亲和,说的全是家常话。我那点事,很容易就说出口了。”
为畅通局领导与民警沟通渠道,推进和谐警营关系建设,沂源县公安局在新年之初经精心调研建立了双向约谈制度:民警可以就工作、学习、生活问题,主动约谈局领导,局领导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约谈民警,并且将每个月第四周的周三确定为局长约谈日。
上面提到的民警正是首次约谈局长的人员之一,利用这次机会,他不但与局长作了倾心交谈,而且把平时不想说也鲜有机会说的病情作了如实反映,局长认真听后进行了耐心答复。4月8日,约谈后仅过了10天,这位民警就被“借调”到了县城工作。由偏远镇到县城上班,就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能否将“借调”变成“实调”,还要看他本人今后在新岗位上的工作表现。
双向约谈,事情不大,却从上到下彰显着公平和民主,让警营内部充满和谐与温暖。
健康调适:关怀倾斜“特别人”
“好多年了睡不好,情绪烦躁,还吃中药调理过,可想不到,这跟心理有关系。”“说实话,搞心理咨询对我们年龄偏大的同志来说,本身就很感动,更何况还挺管用,我们也有很多心里话要说……”4月10日,沂源县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首席顾问聘任仪式举行,县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向民警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颁发了顾问聘书,并把第一次活动开展地点选在了工作性质相对特殊的看守所岗位。
“这个活动好就好在对症下药:解决特殊岗位上部分同志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精神压力减弱了,健康状况改善了,同志们对待岗位更理性,干起工作也更扎实了,这远比单纯发点福利或奖金来得更实惠和人性化。”曾在看守所工作多年的一名老同志在参加了心理评估和座谈咨询后深有感悟。
为全面系统深入地做好民警健康工作,近年来全局相继出台了多种从优待警措施,将最主要的关怀向基层派出所民警、刑侦一线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考核成绩不理想的民警身上倾斜。例如:酝酿对长期工作在偏远派出所的民警发放荣誉奖章;为比例越来越大的女民警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特殊关爱;为看守所民警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大病需救治的退休民警共渡难关等。这种有的放矢的健康调适,有效激发了活力、凝聚了警心,将“幸福”的种子深深根植在警营中。
文化培育:潜移默化“出奇效”
如今,沂源县公安局拥有组建时间久、运行机制全、活动效果好的警营文化兴趣小组16个,内容涵盖射击、游泳、读书、远足、自行车等项目,民警几乎人人都被小组吸纳,通过自己选择参加活动,不但使民警的兴趣爱好有了更好的发挥和认可,而且能在活动中释放压力、增强体质、磨炼意志、提升技能、加深友谊。
兴趣小组只是警营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此外,全局上下还掀起了浓厚的以党委班子每月一学为首的学习风、进行新刑诉法及司法考试为主的考试风、以有为才有位的实干风。文化提升素养,素养高则警令畅,全局民警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
去年以来,沂源县公安局在上级各项比武竞赛及专项行动中的成绩均名列前茅,先后有12名民警荣立个人二、三等功,县公安局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
编后
局长和局党委班子成员可以直接被民警约谈,乍一听来实在新鲜,但在沂源县公安局已经实行,任何民警都可以就工作、学习、生活问题主动约谈局长,打造了一个民警与局长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
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创新,更体现出局长的胸怀,同时也在全局上下营造了公平、民主、和谐、温馨的处事氛围和工作导向。通过和局长面对面交谈,基层民警既可以结合自身的技能特长和向往的工作岗位进行毛遂自荐,又可以卸下思想包袱,将平时不敢说、不想说、也鲜有机会说的话题求教于领导和组织。交谈过程中,局长身兼领导、兄长、知己、朋友等多重身份,而此时坦诚平等地交流,放下局长高高在上的身段,认真细致地听取和回答每一个提问,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民警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打消了民警的顾虑、缓解了民警的焦虑、解除了民警的忧虑,将关爱送到民警的心灵深处。
怎样抓队伍建设?从局长一把手抓起就是最好的榜样,从接受每一名基层民警的约谈开始就是最鼓舞人心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一个集体只有拥有了凝聚力才会拥有更高效的执行力,才能干出更出色的业绩。从优待警不能只是落实在物质保障上,精神的激励和鞭策、文化素养的锤炼和提升往往更能激励人,能转化成更强的战斗力。
·黑龙江出台交警系统从优待警多项措施
·安徽白湖:7000万民生大单从优待警
·贵州办好“八件实事” 落实从优待警帮促基层发展
·山东栖霞从优待警用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