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办案多面手”
寿宁县法院院长 林松涛
叶兴娇是我院审判战线上的“多面手”。12年来,她办理各类案件1550多件,诉前化解涉林纠纷108件,调撤率达85%。作为我院优秀法官,她还先后援助晋江法院、福安法院办案,让同行领略了她办案多、快、好、省的风格。
在涉林审判工作中,她思路清晰,敢于创新,创建了“网格化多元调解”机制和“圆桌调解”模式,争创法官个人工作室、巾帼文明岗和林业生态车载女子法庭等品牌。工作中,她对每一名当事人都耐心细心,让来访群众感到法院是最讲道理的地方,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总有股韧劲支撑着她”
寿宁县犀溪镇法律工作者 缪德增
我与叶兴娇打了十几年交道,她那股坚韧、执著的办案劲让我既感动又佩服!
2012年11月的一天,两村数百名村民为1立方米木材引发了争端和对峙。镇里的林业站、司法所协调了很多次都没成功,县公安林业分局的人也下来做了专业调查,但未能解开心结。作为无讼共建挂点我镇的法院干部,叶兴娇参与到本案化解中。
一到镇里,叶兴娇就邀请我们一起走街串巷,向群众取经。她了解到这山场原本是两村群众的祖先遗留下来,归属是清楚的,但在划界时,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深入调查,也没有得到双方认可,就简单地进行重新划界,造成权属争议。带着两名法官,叶兴娇马不停蹄地直奔30多公里外的纠纷山场实地勘查。走了一天,她满头大汗,制服上黏着杂草,脚上的胶鞋也开胶了。尽管如此,她顾不上休息,接连召集大家“和谈”。面对翔实的勘查图纸,双方心结逐渐解开,两村最终达成协议。
“困难面前不惧怕”
寿宁法院书记员 卢寿玉
2003年5月,我调入林业庭工作,就跟着叶姐,翻山越岭、趟溪涉水,走遍了全县14个乡镇。几年前,我庭受理25户村民诉村民委员会等林木侵权纠纷一案,双方对山场面积、地名等存在异议。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叶姐走遍了犀溪乡山后村的山场。山林里荆棘丛生,道路崎岖坎坷,几乎是用手“爬”着走。陡峭险峻的山崖,当地林农称之为“鬼见愁”,村里人都绕道走。叶姐没有退缩,终于跨过这道山崖,但她的衣袖、裤子已多了几个洞,手上脚上也多处被刮伤,斑斑血迹。勘查完现场,画了图纸,标明山场界线,叶姐的心里就有数了。她又多次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当事人对此都心服口服。这让我对她心生佩服,暗暗发誓:以后也要像她一样,做个让百姓信服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