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斥资1400万元为群众购买法律服务
社区律师让百姓“信法不信访”
如何改变群众“信访不信法”,如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武汉市首次拿出1400万元,聘请专业律师为“社区律师”,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解答咨询、代理案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截至目前,全市1185个社区都有了一名“社区律师”,固定每周四服务群众。
4月25日,记者来到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邬家墩社区服务中心大厅。“法律服务”标示牌下,一位律师正在接访。78岁的张婆婆一脸愁容地问:“我孙子准备从单位辞职,可单位就是不放,怎么办呀?”来自湖北鼎君律师事务所的周文盛律师很快支招:写一份书面辞职报告,提前30天通过快递送达单位,并注意保留存单。30天后,即可离职。
常青街办事处副主任万智华指着手中的登记本告诉记者,非周四时间前来寻求法律帮助的社区居民,可以先将个人信息和要咨询的问题填写在登记本上,等律师“坐班”时间统一进行处理。“常青街的特点是困难群众多,10个社区居住7500多名支农返城人员,上访是常有的事。之前主要是司法所介入做工作,效果不明显,需要专业人士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万智华说。
除了“坐堂”接访,律师们还是法律宣讲员。武昌区司法局副局长徐洪介绍:“我们还准备举办一系列‘法制故事会’。上半场讲一个百姓身边发生的案例,下半场由律师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现场咨询法律问题。”该区的公益网站“调解网”,也作为社区律师提供服务的平台之一,“我们准备采取招标服务的方式,将社区的部分矛盾纠纷在网上公布,由全区律师报名竞标,参与调解。”
据悉,去年武汉全市社区律师共接待咨询达15万人次,代理案件1160件,办理法律援助2400余件,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75件,将大量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记者田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