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苏州“警民恳谈”只有起点无终点

2013-05-06 11:00: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每月9日,江苏省苏州市公安机关“雷打不动”地开展“警民恳谈日”活动,现已持续了四年。

    截至2013年4月9日,苏州市公安机关连续开展“警民恳谈日”活动48期6.7万余场,参加群众达84万人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3.8万余条,其中95%以上得到解决和落实,受到了群众的极大欢迎。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路线,群众工作是我国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通过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苏州公安不但将群众工作做实、做精,更在人民群众和政府部门之间,架构起了一座沟通顺畅的“连心桥”。

    走出“警察很卖力百姓不买账”怪圈

    2009年4月,为了更好地了解百姓所需所想,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苏州市公安局在江苏省率先开展“警民恳谈日”活动。

    “我们将每月9号定为‘警民恳谈日’。这一天,全市社区民警无一例外地走入社区、走上街头、走进网络,遵照‘什么人都可以谈、谈什么都可以、怎么谈都可以’的原则,向群众汇报工作、开展防范宣传、听取社区民意、解决百姓难题。”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介绍。

    张跃进说,社会的和谐稳定,关键在于群众感受,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得让民警走到群众中去,跟他们交朋友、办实事、解难事。

    陈建华是苏州工业园区分局娄葑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他所在的金益社区,是全市第一家开展“警民恳谈日”的社区。

    “2009年以前,娄葑派出所无论是工作量还是警务工作指标,都在全市各派出所名列前茅,但当年的群众满意度却排名靠后,‘警察很卖力,百姓却不买账’,这让全所上下都感到不解和委屈。”陈建华回忆说,第一次警民恳谈时,屋内坐满了人,有的挤不下,就站在窗外听。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说明群众渴望和警察说说心里话啊,我们也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互动中,了解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和偏差。”陈建华说。

    此后,娄葑派出所根据群众的呼声,改变重打击、重破案的传统工作做法,把更多警力放在压降违法警情,提升群众的安全感。第二年,娄葑派出所的群众满意率就达96%以上,取得了破案打击与群众满意的双丰收。

    类似娄葑派出所这样的转变,在苏州不胜枚举。广大社区民警通过“警民恳谈日”活动,不断向人民群众“推荐”自己,使传统群众工作焕发出时代生机,并为公安机关转型优化发展,探索真实的民情民意。

    据介绍,“警民恳谈的社区覆盖率”在2012年已列入“苏州公安率先基本实现警务现代化指标体系”中。此项指标将指引苏州警务现代化建设,永不背离服务群众的永恒方向。

    迎来“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锦旗

    2013年4月9日上午,苏州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陶韧准时来到姑苏公安分局观前派出所参加警民恳谈。陶韧与现场近百名群众一起,听取了社区民警李慧对上期警民恳谈收集问题的办理情况以及近期治安警情汇报,并参与现场互动。

    陶韧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市局要求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必须定期参加挂钩社区的恳谈活动,配合基层,解决问题。

    根据《苏州市公安机关“警民恳谈日”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要求,苏州公安从上到下,均要参加警民恳谈,并在恳谈后,必须对群众提出的诉求、意见,全部记录在案逐条梳理,通过明确责任人、时序和路径,在第一时间内有回应,在规定时间内有回复。恳谈活动开展情况还被纳入对各级领导和全体民警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

    2013年2月9日,在吴中公安分局南区派出所龙南社区的警民恳谈活动中,社区民警张厚友了解到公交一村住户万某因为楼上住户漏水,导致其卧室墙壁渗水,严重影响其生活。万某曾多次联系物业与楼上住户协商,但未果。

    接到万某的求助后,张厚友立即联系街道和物业,共同协调此事,最终促成当事双方解决矛盾。2月27日下午,万某给南区派出所送来“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的锦旗,感谢张厚友帮助其解决邻里纠纷。

    张厚友说:“这个纠纷,尽管不完全属于公安业务,但既然群众提出来了,我就要竭尽所能帮忙,不为别的,就为群众对警察的这份信任。”

    群众通过“警民恳谈日”反映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应当由其他政府部门受理。面对非公安业务的求助,苏州公安没有一推了之,而是要求全体民警:对人民群众提出的涉及其他政府部门应当解决的意见建议,实行首接责任制,并在一周内负责与有关方面沟通并将相关意见回复群众。

    警方的主动姿态,带动了其他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工商、劳动、环保、市容市政、街道等部门也纷纷加入警民恳谈,并形成联动会商机制。每月9日,这些部门与公安机关联署办公,共同与群众沟通交流,解决难题。

    警民“从面对面升级到键对键”交流

    4月9日,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湖东派出所玲珑湾社区民警宋强走进社区,与现场群众开展恳谈,同时他还通过QQ群和以“湖东小强”实名认证的微博,与网友进行在线恳谈。“玲珑湾社区居民大多是上班族,无法在工作时间参加恳谈,通过网络,我与他们始终能保持实时联系。”宋强加入了12个业主QQ群,他的微博粉丝数已近55000名。

    在同一天,近百名群众来到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参加观前派出所公开举办的警民恳谈,而更多没有到现场的群众,则通过网上“警民恳谈室”与现场民警同步互动。苏州市公安局政治部队伍建设处处长周洁说:“我们的恳谈形式多样,网上网下都行,能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苏州市公安局门户网站的醒目位置,设置了“警民恳谈”的网页图标,每月8日前公布各类恳谈主题,群众可根据各自需求选择恳谈方式。

    通过“苏州公安”官方微博和市区分局、派出所、警务室四级602个警务微博,苏州公安扩大了警民恳谈的范围和影响,目前各个微博的粉丝总量已突破550万。

    2012年10月20日21时47分,网民“眷恋幸福K”发的一条轻生微博,被网民转发并@“苏州公安”官方微博。得到信息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立即通过微博进行劝导,并协调一线部门,查找“眷恋幸福K”本人,并成功让她放弃自杀。仅2012年,通过“苏州公安”官方微博,警民互动6万余次,办实事1751件。

    “利用网络,我们突破了警民恳谈的时空限制,让警民交流,从面对面升级到键对键,可以为群众提供出更加快捷的警方服务。”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马利忠说。

    完成“反馈群众意见办理情况”动作

    2013年1月9日,在姑苏公安分局观前派出所察院场社区第45期警民恳谈活动中,社区民警李慧得知:有一名患有精神病的女子张某,原与母亲相依为命,后因母亲离世,导致无人照顾,不但病情日益加重,还影响他人生活。

    了解情况后,李慧一边走访街道、民政等部门,为张某办理了低保和养老医疗保险,一边联系张某亲属,落实监护人。因张某需长期治疗,得知她母亲临终前留有存款,但张某拿不出存折,也说不清存款银行,李慧便跑遍苏州各大银行,逐一查询。历经将近三个月的奔波,最终帮张某找回母亲遗留给她的一百多万元存款,让她的后半生有了保障。在4月9日的第48期“警民恳谈日”中,李慧将这个结果向群众进行了汇报,大家为张某松口气。

    警民恳谈,问题解决是关键。为此,苏州公安明确每场警民恳谈必须完成三项“规定动作”:反馈群众意见办理情况、通报治安形势和互动交流。在警民恳谈中,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可以马上整改的,应当场答复、立即整改;对需要提交上级单位或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逐级网上流转并及时告知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对进入逐级网上流转的事项,通过“警民恳谈网上工作平台”,相关流转步骤和办理时限均实时公布,办理不力的环节和部门,将会受到督察部门的问责。

    对“问题解决”的高度重视,让苏州的“警民恳谈日”活动更加务实,更为群众欢迎,成为一项具有苏州特色的群众工作品牌。相关工作经验被省公安厅加以推广,并被公安部列为开门评警活动“五大亮点”之一。2012年,苏州公安的群众工作创新工程综合考评在全省公安机关排名第一。

    经过四年的创新发展,“警民恳谈日”活动让苏州公安工作更加接地气,知冷暖。张跃进表示,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警民恳谈日”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 短评

    让民意主导警务工作

    □讲述人:苏州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 □记者 丁国锋 采访整理

    苏州公安的爱民之路一路走来,讲述着一个永恒的道理:“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就有多亲”。

    作为公安机关“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的延伸和发展,“警民恳谈日”活动不仅是公安机关顺应经济社会新跨越、人民群众新期待和公安工作新任务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公安机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工作的实际行动。警民恳谈,已成为苏州公安机关深入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的广阔平台,沟通和优化警民关系的途径桥梁,改进和提升公安工作乃至政府效能的有效载体,锻炼和提升广大民警群众工作水平的培训基地,塑造和展示公安机关亲民爱民良好形象的服务窗口。

    任何工作要有持久成效,要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关键是认准了,就要贵在坚持,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敞开大门,问计于民,平等交流,真诚互动,使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要让民意主导警务工作的理念,在苏州成为真真切切的实际行动,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苏州交管:制定首接责任制 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苏州姑苏检察院个性化预防服务助力国企发展
·苏州吴江:和谐社会构建机制的焦聚效应
·苏州相城法院:白皮书支持依法行政
·江苏苏州姑苏区检察院:灾区专线报平安
·苏州警方开展“警民恳谈日”活动四周年回眸

·苏州警方开展“警民恳谈日”活动四周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