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平安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序幕

2013-05-06 10:59: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平安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序幕

  ——“中国梦·法治路”系列述评之一

  编者按:梦想凝聚力量,实干成就未来。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唤醒了亿万国人的家国梦想,凝聚了国人共识,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今日起,《检察日报》推出“中国梦·法治路”系列述评,围绕实现“中国梦”亟待厘清的重大法治问题,深入论述如何发挥法治作用,助推实现“中国梦”。

  梦想,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一段文明的孕育诞生,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梦想而奋斗的力量;一个盛世的开花结果,承载着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向往的根基,便是国家安定,百姓平安。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环顾全球,无论种族国籍,平安总是人们最基本的梦想,也是实现其他梦想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平安,让百姓过得更幸福的中国梦便成了空谈。拉开平安这个序幕,一切美好生活才会展现。

  历史的启示:无法无天,百姓不安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如是描绘他的“中国梦”。然而,在主权丧失、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经济萧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民族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个人更如漂萍之末,连生存都成问题,平安幸福也就只能是无法触及的梦。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屈辱状况,为让人民大众生活得平安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之火生生不息,几代人为之魂牵梦萦,并为之付出鲜血和汗水。

  1949年,一个全新的中国出现在世人面前。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国家的独立和国民经济的复苏为群众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个人的平安幸福梦不再遥远。

  没有国,哪有家。这是历史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个人的平安幸福,必须以国家民族的独立为前提。

  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以1954年宪法为代表的一批法律法规对公民的权利义务和打击危害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犯罪作出了规定,对护佑群众平安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到了无法无天的文革时期,国家动乱,法律被弃之不用,公检法被造反派砸烂,文斗武斗盛行,百姓毫无安全感可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方针,一度停滞的立法工作重新开始并步入快车道。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40多部法律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织起一张护佑百姓平安的法律网。

  在此期间,人民群众主要有两大期盼,一是盼望过上富裕的日子,二是盼望过上平安的日子。改革开放让中国富了起来,腰包鼓了的群众对平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正是此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依法治国理念的渐入人心,让群众的安全需求有了法治保障。

  无法无天,百姓不安。法之必行,国泰民安。这是历史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法治强,则国昌;法治兴,则民安。没有法治护佑,百姓的平安梦便成了空中楼阁。

  现实的考验:创新执法满足平安需求

  伟大的梦想源于现实的土壤。要让生活更美好,必须先让生活更安全。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我们的平安梦面临着怎样的现实?

  校车事故此起彼伏;孩子在幼儿园被虐待,大学生被室友投毒;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猖獗,丧失人伦底线;电信诈骗坑人钱财;雾霾遮天,新鲜空气渐成稀罕物……这些并非个案的现象折射出百姓生活各处的安全隐患。

  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面对复杂的现实,政法机关在严格公正执法的同时,需要完善执法机制、创新执法举措,与时俱进回应百姓对平安的期盼。

  毒奶粉、病死猪、毒胶囊、塑化剂……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相继曝光,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为此,各级政法机关近年来积极与药监、质检、工商、农业、卫生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强日常联系,建立情况通报、检验检测、案件移送等长效机制,努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保卫百姓餐桌安全。

  自2010年以来,江苏省无锡市委政法委创新举措,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感知交通、感知校园、感知园区等一系列智能防范体系,让不法分子进入无锡,如同进入了天罗地网,来了不敢犯,犯了跑不掉。与此同时,当地还借助科技手段创建“平安e家”、“车卫士”等电子工具,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从衣食住行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与平安同在。

  2010年,北京市公安局建立“平安北京”的官方微博,用以发布安全资讯、收集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等。官方微博成立的第一年,便成功处置微博直播自杀等网络突发事件6件,解决网友反映的突出情况170余件。

  针对高校职务犯罪、学生犯罪、学生被侵害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的情况,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检察院结合区情实际,制定出台菜单式服务大学城工作实施意见,为驻区高校提供“点单送菜”式法律服务,为预防大学校园内的犯罪、维护校园平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栖霞模式。

  未来的召唤:让人民在法治的阳光下尽享平安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面对种种已发生的危害百姓平安的违法犯罪行为,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的依法惩治作为一种事后补救措施,虽能打击违法犯罪,但常常无法弥补被害群众受到的伤害。

  当前,适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许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高,与此相应,平安的内涵也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丰富,不仅只是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还包括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如何从根源上解决群众的安全隐忧,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长期平安?“法治中国”的回应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守护平安,让人民在法治的阳光下尽享平安。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对于以法治方式守护平安至关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护佑百姓平安织起了法律防护网。但随着时间推移,总会出现破坏平安的新情况,这就需要科学立法查漏补缺,让平安建设有法可依。

  有平才有安,有公平正义,人们才会心安。当前,很多时候人们的不平安感源于公平正义的缺失,不平则鸣,不平则不安。此时,唯有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把公平正义贯穿于每一起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当事人才能“心安”。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必须强化自身素质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必须加强法律监督,以维护公平正义。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只有被遵守、被不折不扣执行才能真正树立权威。“全民守法”的推进过程,便是平安中国的建设过程。假以时日,当全社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所有社会成员对危害平安的行为不敢为、不愿为之时,我们的平安梦就能实现。

  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依靠法治守护平安,需要我们鼓足信心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才能抵达平安梦想的彼岸。

  (邱春艳)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西安市公安局“平安建设”动真格
·完善制度及技术手段建设平安故宫
·把平安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吉林辽源社区减管理加服务提升平安幸福指数
·消灭隐患打造“平安故宫”
·江苏:深化平安创建,厅领导基层调研一个月

·江苏:深化平安创建,厅领导基层调研一个月
·河南漯河市平安2013消防整治在行动
·河南:15个“细胞工程”创建平安新郑
·安徽凤台:假日消防大检查确保平安
·浙江:安吉“村村看”平安视频系统比围墙还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