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 奋力前行
——无锡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纪实
2013年2月,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在无锡市检察院报送的《无锡市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2008-2012年度报告》上称赞:这份报告很好,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无锡9家基层检察院的预防报告都得到了地方主要领导的肯定。
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蒋永良说:“这既是对无锡检察预防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要求。”
近年来,无锡检察机关在依法惩治职务犯罪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无锡特色的法制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预防职务犯罪模式,拓展了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领域的空间,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立法和制度先行 铺设预防新通道
无锡经济发达,职务犯罪现象也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1996年4月9日,宜兴检察院经济罪案预防中心成立,这是全国最早成立的预防犯罪机构之一。随后,无锡市两级检察机关在全省检察系统率先建立了“经济犯罪预防中心”;1998年又率先设立了预防职务犯罪(科)处,预防关口前移,由此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历经多年的预防实践后,无锡检察机关积极推动预防立法,借助法治力量推行预防。
2001年8月,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无锡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预防工作地方性法规,为建立全国性预防职务犯罪法律体系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条例》明确了无锡检察机关“组织协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工作职责,推动无锡建立起“一纵三横”预防工作运行机制,构建起了社会化预防网络,提高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效,在全市营造了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一要靠法治,二要靠制度。多年来,无锡检察机关积极推进职务犯罪预防,自始至终贯穿法制化、制度化鲜明特色。
他们抓住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大要案,通过提交专题报告、发预防检察建议等方式,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促使相关部门建章立制,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2011年初,滨湖检察院在该区水利建设领域查办数起职务犯罪后,及时向区委提交了《滨湖区水利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调查报告》,促使区水利局出台了《滨湖区镇、街道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滨湖区镇、街道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试行)》两个文件,从9个方面规范了全区镇、街道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专项资金的管理。
至今,区水利系统再无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发生。区水利局局长陈立新说:“现在,我们不仅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而且要求投标的单位提供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还邀请区检察院对我们的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保证了水利建设项目的廉洁和顺利进行。”
仅2012年,无锡两级检察机关促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出台规范性文件20个,涉及环保建设、拆迁、教育、殡葬等领域,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创新推出三高招 唱出预防好声音
这是一次“主城区污水管网抢修定点单位”的招标会,活动刚刚结束,4家非中标单位就收到了南长区检察院的廉政征询意见。检察官采取封闭式谈话,逐一征询。有单位提出招标文件有为某投标单位量身定制的嫌疑。
很快,招标单位收到了检察建议书,要求对标书制作、审核以及廉洁从政等环节进行调查。几天后,招标单位宣布此次招标作废,择日重新举行。
对此,几家非中标单位经理大为感叹:“当时以为廉政征询走过场罢了,没想到检察院真重视,我们感受到了公平,服气!”
多年来,在重大工程项目专项预防中,无锡检察机关探索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早在2003年,就制订出台了《无锡市检察机关开展重大工程项目专项预防的暂行规定》,被省检察院在全省转发。
2010年,北塘区检察院聘请的建设局、规划局、工程建设单位的多位工程建设领域专家开设“专家讲坛”,帮助工程建设各方进一步熟悉行政法规,掌握操作规范,了解违规操作引发的法律后果,提升廉洁意识和法治理念。
截至目前,无锡两级检察机关共介入重大工程项目63项,涉及金额493.9亿,无一职务犯罪案件发生。
如果说重大工程专项预防这一招保证了工程优质干部优秀,那么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这招则树立起了廉政防火墙。
2002年9月,无锡市检察院会同市建设局、监察局制定了《无锡市建筑市场廉政准入规定》,随后又在医疗器械采购、国土、交通、水利等5个领域实施“市场廉政准入规定”,先后对42个行贿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处罚,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进入无锡市上述市场。
最高人民检察院预防厅领导表示,无锡推行的廉政准入制度就是目前全国四级联网实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源头。
自2012年起,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在无锡市全面铺开。凡涉及教育、医疗、建筑工程、政府采购的,行贿档案查询程序成为招投标报名的前置程序。
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8万余次, 81个有行贿犯罪不良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分别被取消投标资格或扣除信誉分。
实现关口前移,提高了“源头防腐”。职务犯罪危险源点查控无疑是无锡职务犯罪预防的第三个高招。
从2010年5月开始,在无锡市检察院的积极推动下,无锡全市25个行业系统300多家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中开展了以“排查危险源点,强化预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职务犯罪危险源点查控工作。
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狄小华教授评价:“查控职务犯罪风险源点,如无锡检察机关那样在全市大范围推广,这在全国还不多见。”
在无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12年7月,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在全省开展职务犯罪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省推广这一做法。
建立人民防线 开启法治新篇章
2012年7月,江阴临港新城普惠苑社区举行停车位改造工程竞标,现场监督的还有临港新城检察室的两名检察官。他们是应社区群众邀请而来的,老百姓说:“没有检察官的监督,我们不放心。”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参与职务犯罪预防活动,无锡检察机关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探索,通过检察室、检察工作站、检察工作联络员、检察志愿者等,让预防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深入基层激发人民群众参与预防职务犯罪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主体作用。
2012年8月,无锡开发区检察院率先在全区组织召开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动员大会,辖区200多名党政干部、50家预防职务犯罪协会网络成员单位悉数参加。该院还启动预防志愿者选拔活动,把全区支持检察事业、志愿从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190余名群众纳入预防队伍。
无锡检察机关还注重预防职务犯罪的社会化宣传,用大家喜闻乐见的预防内容和形式,推动廉洁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社会文化氛围。
依托无锡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无锡市检察院先后接待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860多批次,5.7万余人前往参观学习。
2012年5月,无锡某热电公司4家直属企业60余名中层以上干部到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后,2名中层干部到检察院投案自首。据统计,基地成立以来,共有5人接受教育后投案自首。
职务犯罪预防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无锡两级检察机关将继续以奋勇争先的勇气,以创新开拓的精神,接力前进,务求实效,不断推进无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目标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通讯员 袁 丹 /记者 张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