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场强烈地震过后,众多英雄涌现出来。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举国震惊。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大批公安民警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冒着频繁发生的余震危险,舍生忘死、连续奋战,成为受灾群众的希望之光和信心所托。
本期“讲述”,我们特别约请多位战斗在芦山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公安民警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生与死的一刹那、在亲情与责任的抉择间,这些原本平凡的民警彰显出他们在特殊时刻的伟大。现在,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我是如此近地接触生与死
口述:卫本林(四川省雅安市公安局中里派出所民警)
整理:记者 王自然
通讯员 杜 斌
那一刻热血沸腾
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派出所值班。震后第一时间,我就带上所里的协警和实习生,驾车到辖区各处巡逻,同时用电话向所长报告,但一次、两次,手机都无法接通。一路上的景象惨不忍睹:房屋震开了又长又粗的裂缝,砖头、瓦片满地都是,一些房屋已经垮塌,街上站满了灰头土脸、惊慌失措的群众,有的瘫坐在地上,有的放声大哭。
经历此情此景,警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真的只能用“热血沸腾”来表达。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绝不能退缩,一定要冲到前头去救灾、救人!
我们一边对群众进行安慰,一边组织群众往宽敞的地方转移,叮嘱他们不要停留在房下、墙边、高坎等危险的地方。
走到镇政府门口,有一名村民哭着求助:她的妹妹被倒塌的房屋压伤了,伤势很重,需要赶快送医院治疗。我们立即用警车载上她送到镇卫生院。由于伤势过重,我们接着又赶紧联系将其送往另一家大医院治疗。
一名村民称中里镇有个酿酒作坊发生火灾,估计是地震造成电线短路引起的。我们立即赶往现场,一边和群众一起灭火,一边疏散老人和孩子,还要维护公路交通秩序。火很快被扑灭,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那一场生死救援
这时,传来了龙泉村五组组长杨善兵家住房完全垮塌、一家四口被埋的消息。我们马上赶过去,会同政府工作人员和周围群众开展救援。
在废墟上搜救是非常艰险的,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对幸存者和救援者造成伤害。我们没有专业的救援设备,也不敢用挖掘机之类的大型机械,只有用手、用铁锹、用锄头在废墟中小心而努力地挖掘,一边干一边喊:“一定要挺住,我们会把你们救出来的!”
在烈日的炙烤下,我的警服被汗水浸湿,手和脚被钢筋、砖块、瓦片划破,但当时根本没有察觉到。大约上午10点,杨善兵和他的小孩、父亲相继被挖出。非常令人感动的是,满脸鲜血的杨善兵在废墟中还抱着小孩,保持着保护孩子的姿势。早已等在旁边的医生、护士赶紧上前急救,遗憾的是小孩和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杨善兵被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3条鲜活的生命如此消失,年幼的孩子再也无法欢笑,我的心里非常难过,更坚定了“救人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千方百计救人”的决心。
大家继续搜救杨善兵的妻子岳安洪,一边挖,一边向废墟里喊话。虽然希望渺茫,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一定不能放弃!突然,我们听到废墟里传出一阵微弱的求救声,大家立刻激动起来,围观的村民急于看到被困人员,也使劲往前挤,现场一时变得混乱。这时,消防人员已经携带专业设备赶到,我和其他民警便立即将工作重心转为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下午5点多,经过长达9个小时的救援,已经昏迷的岳安洪终于被救出,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这时,我们的心里终于有了一点点暖意。
那一夜彻夜未眠
中里镇受灾非常严重,共有1.4万余人受灾,其中死亡4人、受伤20人,倒塌房屋2800余间,损毁房屋2.5万余间。维护灾后秩序、服务受灾群众,成了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挨村挨户查看灾情,在危险地带设置警戒线,将受灾群众集中到安全地带,并不厌其烦地安慰、叮嘱群众。
晚上,救灾物资运抵中里镇。为确保救灾物资安全、有序发到群众手中,我们马不停蹄赶到物资发放点,和干部、群众一起从七八辆大货车上卸下食品和水,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到物资发放完毕,已经是凌晨了。我们随便吃了一点干粮,马上又投入对灾民安置点的巡逻守护、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观察中。
尽管余震不断,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里镇再无新的人员伤亡。我们虽然没能睡觉,但守护、保障了群众的安全,再辛苦也值得。
那一刹那非常愧疚
说实话,早上知道地震的震中在芦山龙门后,我就非常担心家在芦山的亲人的安全,但一投入抢险救援,早已将此事抛到脑后。当天晚上,我接到妻子的电话,告诉我芦山老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变成了一片废墟,所幸家人没有受伤。
听到家人消息的一刹那,我庆幸家人平安,更涌上一股强烈的愧疚感。但看到群众焦急的脸色、期盼的眼神,我只有强压下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全身心投入到救灾工作中。虽然愧对家人,但不能愧对群众,不能愧对警徽。
地震以来的这些天,虽然很累,但却让我如此近地接触生与死,如此强烈地感受忠诚与使命,如此深刻地体会警察职业精神与职业责任。这可能是我今生最难忘的经历,是我今生最宝贵的财富。
难忘那晚“死亡穿越”
讲述:李威佟(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民警)
4月20日晚,我经历了32年来从未经历过的一段路程,如此生死攸关!
4月20日上午,芦山发生7.0级地震,成都特警派出救援队伍支援芦山,我作为宣传民警也跟随着这支队伍进入了芦山。晚上8点多的时候,成都特警奉命前往宝兴县。我们一路乘车,发现道路越来越狭窄,砸在路面上的巨石、碎石越来越多,而且越往里走,路右侧的山越陡峭。
天已经很黑了,也看不到路左侧是什么样子,只感觉我们一直在上坡、上坡、上坡。我紧张了起来,脚趾不由自主地抓紧鞋底。
当车队行进到距离宝兴与芦山界还有十几公里的山路的时候,前面的车堵了好长,原因是道路前方多处塌方,车辆无法驶入。于是,成都特警临时决定:全部下车徒步行进!
同事问我是一同步行进入还是留在原地等道路打通之后再进入,我心中有些犹豫:毕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毕竟要徒步十几公里的山路,我的体力能不能支撑?路上会发生什么意外?我的心里完全没底,但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随队步行!
100余人的队伍加上几位随行记者迅速整队出发。整个队伍排成一列前进,手上有电筒的队员不仅要往右侧的山上照,观察山体上方的动静,还要照前方的路,来回切换。路面上的石块、碎土太多了,稍不注意就可能把脚崴了,可是又不敢放慢行进的速度,据说晚上可能要下雨,随时可能造成道路泥泞或者泥石流。
山上不停地有泥土、石子往下滑落的声音,走在路上就怕有石头砸到头上,稍微一波大点儿的余震就有可能引发山体塌方,将这100多名成都特警队员瞬间掩埋。带队领导随时小声督促大家:“快速前进!快速前进!”一旦碰到前方落土声音较大的地方就会停下来,仔细观察,待安全后再走。说实话,谁又真正清楚前方究竟是否真的安全呢?我相信,带队领导手心里也捏着一把汗!队员们也都高度警惕,不敢大声说话、吼叫,以免声波造成土石垮塌。
每当遇到山体滑坡的地方,队员们就分为每组4到5人依次通过,沿着先前开道的特警小组踩出的一条窄窄的路前行。因为没有手可以抓住的牢固地方,脚底下是松动的石头,如果不小心踩到这些石头上,就会直接滑进左侧黑暗深渊之中。还好,正因在黑暗中,看不到左侧究竟是什么样子,心里反倒少了些恐惧,只管俯下身子、降低重心摸索着前进。当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就害怕突然发生余震!
后来,白天的时候我们重走这段路才发现,天啊,太吓人了!路边山下是数十丈深的深沟,如果掉下去不堪设想!当时随行的女记者都吓哭了,有男记者说:“这不是在走路,是玩命啊!”
在行进了十几公里的危险山路后,已经是次日凌晨了。我们到达宝兴县灵关镇,在这里稍作休整后,为了尽快进入通讯完全中断、没有任何消息传出的宝兴县城,带队领导临时决定重新编一个50人的小队,带有电筒、绳索的特警队员继续夜间行进,其他人包括我们和随行记者就地过夜休息。前方的山路比刚才的更加艰险难测,真替兄弟们担心!第二天在得知50位特警兄弟都安全进入宝兴县城后,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从灾区回来,脱下连续穿了好几天的靴子,看着靴子上在那晚徒步穿越时划伤的口子、裂痕、泥土,无限感慨。因为它代表了责任、担当、勇敢、挑战、毅力、磨炼;它代表了兄弟们在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肝胆相照,就算再大的困难与艰险,共同面对也就不算什么了,男人之间的友谊应该是这样的!非常想念那晚一起进行“死亡穿越”的兄弟们!
旁边楼房上的砖头还在往下掉
讲述:周 欣(四川省芦山县公安局龙门派出所所长)
4月20日,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当时我正在派出所值班。
一时间,地动山摇,房屋来回剧烈摇晃,感觉天就要塌下来一样。我条件反射地从办公楼冲出来,站在派出所的院坝内。
房屋还在摇晃,天花板噼里啪啦地往地上掉,玻璃门被震碎,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次地震很严重,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肯定很大。在通讯中断、无法与县公安局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我立即带领值班民警姚国强、左洋,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即开展巡逻救援工作。
当我们巡至龙门乡古城村武家坝组路段时,突然有一名群众挡住警车:“警察同志,这间倒塌的房屋内有一个10多岁的男孩被压住了。”
来不及多想,我第一个冲进倒塌的房屋之中,看到一个10多岁的男孩被压在几根木头下,木头上面有一块预制板压着。我试着用手抬了一下预制板,抬不动。我立刻在旁边捡了一根木棒,将男孩的身体周围掏松,以减轻重物对他的压迫。随后,我们召集周围群众,找来大木头将预制板撑住,迅速将男孩拉了出来。男孩还有脉搏和心跳,我又赶紧安排车辆将男孩送往县医院。
救援过程中,旁边楼房上的砖头还在往下掉。将小男孩救出后,一旁的群众说:“太感谢你们了,灾难面前还是警察靠得住!”我说:“没什么,救人是我们警察的职责。”
我们接着又到其他地方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来到红星村高家坝组,这里路边的一处两层楼房已经倒塌,当地群众说有个学生被埋在里面,生死未卜,群众正在自发地开展救援工作。我们立即和当地群众一起开展救援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在废墟之中将这个学生掏了出来,不幸的是,这名学生已经死亡。
在铜鼓组,我们发现一幢两层小楼已经倒塌,有群众说有一位老人被压在下面,但因没有大型机器,无法将倒塌的墙壁撬开。我想到附近的沙场有大型装载机,立刻打电话联系。但电话不通,我马上快速跑步到沙场,找来了一辆装载机。装载机来后不久,消防救援队员也来了,我们一起努力,终于从废墟中将老人救了出来,但不幸的是这位老人也已经死亡。
灾难面前,我们没有时间流泪悲伤,又抓紧投入到接下来的救援工作中。地震当天,我就直接参与抢救群众5名。
后来,轮休的其他民警陆续赶了回来,我对大家进行了分工,带领民警走村入户了解灾情、统计伤亡情况,组织村民开展自救和安全疏散,联系陆续到达的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工作。同时,组织全所民警开展治安巡逻防控、交通秩序保畅,及时与指挥部联系,确保辖区震后的稳定。就这样,一直忙到下午,我才得知家人都安全,但70岁的母亲生病,家中房屋损毁严重。可我顾不上回家查看情况,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夜未眠。
我一刻都不能停下来
口述:吴 涛(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大队长)
整理:杨 建
08年汶川地震,我第一时间带队挺进灾区;今年芦山地震,我又临危受命,再次带队奔赴抗震救灾最前沿。我深感责任重大,一刻也不能停下来。震中探路:
查看灾区道路情况
4月25日上午,我带队守护芦山地震灾区道路。越接近灾区震中,道路两边的残垣断壁让我心情越加沉重。经历过5年前的汶川地震,我明白,这个时候,灾区最需要的就是一条安全畅通的 “生命线”,作为交警,我责无旁贷。
在地震受灾最严重道路——龙(门)宝(盛)路段18公里的行程中,到处都能看到救援和运输援助救灾物资的车辆,还有不少志愿者用自行车载着物资向灾区前行。受灾群众在路边搭起板凳和桌子,警车经过时,他们都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向我们表示致敬。
从龙门镇前往宝盛乡的金鸡峡路段最为危险,车行1小时后前方路段塌方中断,部队官兵正在紧急排险。于是,我们下车步行,一路勘查,一路记录,一路疏导……下午4时,我们达到宝盛乡一交叉路口时前方发生堵车,我突然听见救护车的警笛在同一方向、同一地段叫个不停,出于职业敏感,我断定这一定是送灾区受伤群众的车被堵。于是,我带领队员快速跑到救护车前,果然如此。我马上安排3名队员分头进行交通疏导,并迅速与爆破滚石的官兵取得联系抢通道路,40多分钟后,将救护车顺利带出金鸡峡路段。
就这样走走停停,7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走完要保畅的龙门、宝盛、太平、双石、大川5个乡镇道路,对这些路段的道路安全隐患情况也了然于心。
排查险情:危桥旁“土办法”管制交通
27日是我带队进入灾区的第三天,上午我和3名队员前往宝盛乡查看道路安全隐患。宝盛大桥是一座石桥,桥上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在桥下,看到路桥工人正在维护加固桥体,我就主动找到施工公司经理,询问需不需要进行交通管制。公司经理表示,地震后,专家说这座桥是危桥,要求管控车辆,但并没说要管控多少吨位以上车辆,他们接到的任务是要加固这座桥。
我认真观察,发现这座桥在震后出现了裂缝,大货车从上面经过的确危险,但运送紧急救灾物资的车辆很多都是大货车。看到这样的场面,我突然想起汶川地震时绵阳平武的一座石桥,地震后的1周被余震震垮。于是,我走到桥下,果然发现桥面看不出什么大问题的大桥桥下,中间的桥墩石头已经倾斜、破碎,太险了!
我当即通知宝盛大桥两端执勤民警对大货车严格管控,同时将情况向当地政府进行了通报,并迅速上报给省公安交警总队。副总队长谭小华得知情况后,亲自赶赴现场查看。随后,当地政府紧急请来桥梁专家,认定宝盛大桥属于危桥。总队当即决定,对大桥实行交通管制,在大桥完成加固前,从龙门到宝盛乡的车辆特别是货车要绕行。
宝盛大桥封闭后,部队官兵开始抢修便道,我带领队员在施工路段指挥交通。由于余震不断,为了确保安全,我将10名队员分布在最有可能出现塌方的路段,并且自创“土办法”:两名交警,一人指挥车辆、人群迅速通过,一人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提醒从便道绕行的车辆和群众要注意山上落石,并禁止车辆鸣喇叭,以免声波振动造成滑坡。后来,在该危险路段执勤的民警被过往车辆司机和群众誉为 “耳目交警”。
救助孕妇:
搭建起绿色生命通道
在灾区5天时间,我们除了保通保畅保安全外,还承担了服务灾区群众的责任。
4月28日下午,我正在龙 (门)宝(盛)路段组织交通保障工作,突然接到电话,说芦山县芦阳镇有一名临产妇女即将生产,找不到救护车辆。我立即指派驻守芦山县城的副队长董波组织实施救助。
考虑到临产孕妇不方便走动,董波等人向芦山县人民医院借了一副担架,赶到孕妇潘小燕所住的帐篷,将其抬上担架送往县人民医院。经检查,潘小燕即将分娩,但因胎儿较大,加之孕妇出现不适反应,震后县医院的医疗条件无法进行手术,需立即送雅安市。
董波和民警冯明渊与路口交警取得联系,分流其他车辆,给救护车让道。40分钟后,警车护送救护车赶到雅安市人民医院。第二天,我们与孕妇家人联系得知,孕妇成功在雅安市人民医院产下一名8斤1两的女婴,我们都非常高兴。
虽然民警在灾区吃住都很不方便,而且冒着很大的危险,但我们吃苦受累都毫无怨言,因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护,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信任。
但愿天堂没有地震
口述:杨 露(四川省芦山县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
整理:卢文春
刚满两岁的外侄在睡梦中匆匆离世
在这次地震中,我刚满两岁的外侄尚在睡梦中就匆匆地离世了,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心里非常难过。
地震来袭时,外侄在震中龙门乡自己家里,尚在睡梦中就带着他人生才刚刚开始的梦和起航的帆,极不情愿地走了。恍惚之间,我不停地反问自己:外侄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可有天堂幼儿园?
外侄平时天真活泼,非常可爱,跟家中的小狗小猫或随便拿个玩具什么的,都可以笑呵呵地玩上半天。我每次去妹妹家,外侄都舅舅前舅舅后的,还说今后长大了要给舅舅买酒买糖,嘴巴甜得让你飘飘然。他总是要在我身上翻上翻下爬累了,闭上小眼睛睡了,才肯罢休!
我家住在芦山县城,在这次地震中,我第一时间救出8人,除年仅两岁的外侄骆成龙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外,爷爷、父母、妻子以及妹妹、妹夫均平安。
我至今战斗在一线未曾回过家
外侄遇难后,我本应该回家料理丧事,但为了救援救助更多的群众,我没有请假。我唯一能做的,只是把巨大的悲伤、深深的自责和永远的愧疚埋藏在心里。如今,我还战斗在抗震救灾、过渡安置一线,未曾回过家。
我1982年9月出生,2009年7月进入芦山县政府专职消防队工作。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芦山人,从小在县城长大,对县城任何地方都比较熟悉。因此,地震发生当天,领导就安排我随其中一个巡逻搜救分队,到我家附近的根雕一条街开展救援。根雕一条街的道路交通、建筑分布、住户情况、每家每户的房屋结构,我都一清二楚。
80岁左右的邻居纪大爷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儿女在外地打工。地震发生后,他的腿部受伤。当时一个邻居告诉我,纪大爷十分惊恐,斜躺在地上,右脚被墙体死死压住,已气若游丝。大家都很担心纪大爷的安危,试探着进去救过几次,都没成功。
我和战友高光俊、李永斌一道,用破拆工具打开房门,冒着余震危险,将纪大爷救出并送上救护车。纪大爷激动得老泪纵横,吃力地点头致意,并用微弱的声音向我和战友们说谢谢。
我和战友们在污水处理厂附近的一栋两层民房内,发现3名妇女因楼梯出口垮塌,被困在二楼半边阳台最内的一处角落。
余震不断,她们暂时避险的半边阳台随时都有可能垮塌!情况紧急,我立即和战友们架起楼梯,在一阵又一阵余震的摇摇晃晃中,艰难地接力将3名妇女一一成功救了下来,并护送她们到安全地带。
被救的一家人紧紧抱成一团,泣不成声
匆匆救出3名妇女后,我和战友们来不及喘口气,邻居老田夫妇又急急忙忙跑过来,请求赶快去救救他们被困在危房中的一双儿女:哥哥12岁,妹妹才3岁。地震来袭时,由于一家人没在同一间屋,老田夫妇边大声呼喊边跑了出来,谁知一双儿女受到惊吓,六神无主,死活不敢出来。孩子惊恐无助,余震不断,老田夫妇又不敢进屋去救。
事不宜迟。摸清情况后,我和战友高光俊顾不上危险,飞快地冲进危房。
我和高光俊首先想方设法消除兄妹俩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然后抢抓时机,在5分钟内,成功将两名小孩从危险、无助和绝望中冒死抱了出来。
·[视频]新闻特写:救灾一线的那身绿军装
·公安部发出慰问电慰问抗震救灾一线公安民警
·武警5800余官兵奋战抗震救灾一线
·四川芦山:政法干警坚守抗震救灾一线
·[组稿]直击芦山地震:检察干警坚守救灾一线
·余震中,检察干警坚守在救灾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