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生命笔和路 善为法治鼓与呼
人民法院报社总编室主任 张守增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人的法治梦想赫然在望。正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指出的,社会各界都已经认识到必须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来解决面临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这对于人民法院推进公正司法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机遇当前,新时代法律人,传承“五四”的火炬,要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第一,法院宣传工作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化被动监控为主动出击,敢于面对问题和质疑,以诚恳耐心的对话态度,引导公众理性平和地思考问题。信息越多元,正确全面的信息就越重要。
第二,法院宣传工作要专群结合。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大众传媒去认识世界。建设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法治传播大众化,通过构建法治化的“拟态环境”,引导普通民众形成法治共识。
第三,法院宣传的手段要与时俱进。要善用新兴媒体,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沟通能力。传统纸媒具有深度、权威等特点,微博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二者交相辉映,为法治传播大众化提供了合理路径。
第四,与受众的互动要有针对性。对普通民众,要善于用温情感人;对法律人群体,要善于用理性服人,用严密的论证、共同的话语体系和法律信仰获得认同。
第五,对负面舆论的应对要及时对路。根据社会舆论发展规律,在一定阶段意见领袖会引导促使主导舆论形成。因此,要关注意见领袖动向,及时回应偏激言论。此外,回应还要有针对性。对事实性质疑,要及时公开正确信息来打破误解,甚至主动披露自身问题来防止整体公信力受损;对观点性质疑,要真诚对话,通过说理取得理解。
第六,善于借助媒体监督改进工作。要引导各级法院通过媒体监督改进工作;要借助微博等新媒体的互动性,沟通民意,舒缓社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