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武献领原是河南省虞城县审计局下属的审计事务所的主任。2010年6月,通过层层筛选,被虞城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虞城县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
由于成绩出色,他连年被法院评为优秀人民陪审员。从“审计官”到“编外法官”,武献领的自然转型,让同期任命的陪审员们羡慕不已。
担任“审计官”:他以坚持原则著称
武献领在担任审计事务所主任期间,每年都要与全县几百家各类公司、企业的账目打交道。他对自己有着非常严格的职业要求,并对自己约法三章,从不运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
有一次,老家的一个熟人领着一个朋友找到他,准备在县城注册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资金不到位,要求武献领出具注册资金证明,被武献领当场拒绝。
武献领对那位朋友说:“他这不是帮你,是害你,也是害我。如果日后他因为注册资金不实而摊上了官司,不但你个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的审计事务所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几句话说得老家的人面红耳赤,再不与他来往。
武献领早已是半个法院人
在虞城县法院,几乎所有审判、执行岗位的法官都认识武献领,大多数法官又都和他打过交道。因为前几年,虞城县就一个审计事务所,法官们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免不了要对相关账目进行审计,或者就某个专业问题,到审计事务所进行咨询,武献领从不推辞。一来二往,法官们便与武献领成了工作上的熟人、朋友。
一次,武献领开玩笑地对前来领取审计报告的法官说:“近段时间我们事务所干的都是法院的活,我几乎成了半个法院人。”再后来,只要有法院委托的审计报告,武献领就直接给法官送过去。
2009年,该院在审理虞城县医药公司破产案中,由于用于职工安置的破产费用只能达到70%,引起职工情绪的不稳定。武献领先后多次和法官一起带着审计报告,向职工进行情况说明,最终取得了200多名职工的理解,使职工安置方案顺利通过,确保了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
担任“编外法官”:尽心尽责受称赞
2009年初,武献领离开了审计事务所,并专门在县城注册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审计清算事务公司。2010年6月,武献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
从昔日的“审计官”到“编外法官”,对于武献领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但武献领并没有大意,为了履行好职责,他买来一大堆法律书籍,忙里偷闲认认真真地学习。由于和法官比较熟,他不明白就问,有时候深更半夜还给法官打电话。
法官们都知道武献领认真,只要他参与陪审案件,合议时,他都会详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说,我尽管是一名“编外法官”,但我与法官的职责是一样的,我要对我发表的意见负责,对法律和当事人负责。
2012年8月17日,河南高院“两评查”活动督导组专门观摩了武献领参与审理的康某诉某置业有限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在庭审后的点评中,督导组对武献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武献领作为一名陪审员,在原、被告矛盾比较冲突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调解环节,对当事人明法析理,当庭减弱和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使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握手言和,达到了良好的庭审效果。田仲秋 陈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