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警务室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村情民意,有效防范、主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新疆博乐市达勒特边防派出所哈日莫墩村警务室民警刘斌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2012年9月的一天,达勒特边防派出所接到巴阔古尔村一群众报案称,其家里很多还没成熟的玉米被人砍了。派出所民警通过设在主要路口的监控设备发现,原来是同村刘某所为。
除办理案件外,警务室还以村治保会为依托,在日常巡防过程中,负责本村的安全防范宣传。每月召开一次警务工作通报会,向村居干部、警务监督员和群众代表汇报一个月治安情况,提出防范建议。平常在巡逻中如发现居民车辆随意停放、门窗未关等情况,巡逻人员都会附上一纸防范提示。
老居民区多、技防物防设施不到位、物业管理服务不完善……这些都是哈密市公安局丽园派出所建设西路警务室所面临的现实。为改善辖区治安状况,方便群众生活,拉近警民关系,该警务室推出了集公安业务办理和服务群众于一体的“警务e超市”。
2013年4月21日,在建设西路警务室,辖区居民徐军正在办一项特殊的业务——购电。“今天忘记买电了,晚上女儿回来写不成作业一定会怪我。”徐军说,他听说可以在警务室买电,就来瞧瞧。“没想到警务室还有这样的服务,真方便啊!”徐军赞道。
记者了解到,该警务室自助服务终端除了有公安业务服务指南、交通违法查询、出入境申报办理等功能外,还可进行水电充值、住房公积金和房屋租赁信息查询等。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新兴街派出所的张高做社区民警5年了,近两年社区警务的变化令他深有感触:以前社区民警要承担派出所的值班、接处警和各类执勤任务,没有充足的时间沉入社区,不但自己忙得焦头烂额、满腹委屈,群众还有怨言。2011年起,乌市公安局推行警务机制改革,社区民警不再承担派出所的值班、破案任务,一心一意扑在社区开展工作,变“下社区”为“驻社区”,社区警务室成为民警工作的“落脚点”、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点”、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点”。
奎屯市公安局北京路派出所辖区现有居民4万余人,辖区宾馆、企业多,流动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往在流动人口登记、管理上,主要靠民警勤跑、勤送,既耗时耗力,又无法及时更新信息。针对这一问题,北京路派出所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与辖区居民、居委会、企业等进行沟通交流,努力寻求既实效、简便又能得到居民认可的工作方法。
“现在大部分人都有QQ号,何不利用QQ搭建一个为居民办理业务的平台?”民警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居民的赞同。去年7月,北京路派出所QQ警务室开通,民警们在QQ空间发布通知通告、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法规、工作新闻、户籍在线咨询等业务信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理各项业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新疆全区公安机关警务室(社区)覆盖率、民警驻区率达到了100%,社区警务已成为基层基础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警务室建设中,新疆全区各级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使用村队合并后的闲置房屋进行改造,确保了资金节约和资产充分利用。如今,全区各地的警务室已成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窗口。
目前,新疆全区已配备专职农村(社区)警务室民警万余人,已全部完成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任务。广大农村和社区民警按照“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的工作要求,在服务群众、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稳定工作中的作用初步显现。(记者潘从武 通讯员陈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