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青海

西宁市城北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指挥中心见闻录

2013-05-03 14:21:4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青海日报 

    4月12日,西宁市城北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指挥中心内,市民公共服务呼叫中心的热线电话5112345此起彼伏,十余名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接听热线,根据对方提出的求助要求,选择临近的党政机关或者企业为其服务。

    于去年8月正式运行的城北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指挥中心,即城北“3+2”工程,是全省首家区级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指挥平台。平台通过条块联手、整合资源等手段大力推进城市服务、管理现代化,为辖区单位和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服务,全面提升了城北区综合管理服务能力与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呼叫中心整合了各类分散的服务资源,有效搭建起政府、企业、群众三者互通、互惠、互利的桥梁,是除110、119、120等紧急救助热线外,一个非紧急、纯公益性市民综合服务24小时救助热线,涵盖政策咨询、公共服务、意见投诉等内容。自运行以来,共接听市民来电近500起,群众对中心提供的服务满意率达100%。”城北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周继苗介绍说。

    此时是上午10时20分,中心内全彩24寸LED大屏幕上,城北区宁大路、朝阳西路、朝阳东路、门源路、小桥大街5个路段40个路口处,车流、行人、商铺等路面情况一目了然。

    这是中心为加强辖区社会治安管理,提高灾害预警,积极配合区公安分局和城管部门工作接入数字城管信号,建立的城北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系统。

    “我们中心以一万平方米为单位划分万米单元网格,配备网格信息采集员和佩戴便携移动视频设备的‘数字单兵’。网格员对市容环境、宣传广告、街面秩序、扩展事件等事件和城市公共部件进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单兵’可将现场信息以图片、视频或文字的形式传输到指挥中心,中心将任务派送至相关部门限时办理。”

    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系统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向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型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逐步形成统一指挥、监督有力、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那么,中心在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础上,又是如何足不出户来实现“数字化管人”的呢?李春健向记者演示,只见他点开城北区社会人口信息管理中心系统,点击地图上的新海桥社区,屏幕右侧显示出社区内的楼宇分布图,屏幕左侧,社区每个网格的责任人、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社区信息员,外来人口分布特点、人口流动轨迹、特殊人群等信息一应俱全。中心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将社会人口基础信息、法人单位信息及区域地理信息直观地搬上管理平台,形成一个完全真实的三维实景立体街区。

    记者了解到,中心自正式运行,全区人口6大类108项的长效数据采集人口管理体系工作日趋规范,辖区人口底数清晰,人口漏管漏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区人口管理工作步入了结构性、动态化的新时代,精细化管理初步形成。(记者/苑玉虹)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保障基本民生 发展社会服务
·民政部负责人就保障基本民生发展社会服务答记者问
·山西绛县构建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工作纪实
·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服务管理
·长沙创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天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 最高可获200万元资助

·天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 最高可获200万元资助
·杭州三千余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成为惠民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