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进社区是新形势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有力手段,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4月26日,记者从鹰潭市综治办获悉,该市通过打造平台、建设阵地,培养队伍、健全机制,在社区营造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法治氛围,全市25个社区被命名为县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建设法治鹰潭打下了扎实基础。
依托社区建立“1+3+6司法室”
鹰潭市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汪永华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抓住全市基层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建设这一契机,将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向社区延伸,并依托社区建立了“1+3+6司法室”(即以司法室主任为主,社区司法指导员、律师、志愿者为辅的“1+3”服务平台及在社区内发挥着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和法律服务的6大职能)。据悉,去年底至今,全市社区“司法室”共调解辖区纠纷300多起,调解成功率97%以上。
培养三支“法律进社区”队伍
近年来,该市注重整合各方资源,着力培养三支“法律进社区”主体队伍。一是建立培养社区居民事务理事会“法律明白人”队伍。各县(市、区)对“法律明白人”基本资料进行登记造册,指导乡镇(街道)分三年对全市4000多名“法律明白人”进行轮训,使其成为社区的普法宣传员、人民调解员、维稳信息员。
二是建立“结对定点,服务社区”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者队伍。该市为各社区固定配备1~2名律师,为社区群众的疑难、复杂、跨区域性的较大纠纷调处提出法律意见。
三是建立“法律进社区”志愿者队伍。他们积极参与全市普法依法治理活动,成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的生力军。
建立多边考核评价机制
近年来,该市着力加强对“法律进社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建立健全多边“法律进社区”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制度供给与保障。
该市市委、市政府将“法律进社区”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和规范,分时分段、分地方分单位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同时,各地方、部门和单位日常“法律进社区”和集中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也被纳入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年度和阶段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感动鹰潭·十佳新人新事
·江西鹰潭月湖“卡通车”帮走失儿童找到妈妈
·江西鹰潭中院学习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江西鹰潭政府补贴民办幼儿园配校车
·江西鹰潭月湖:做实做强治安巡防网格
·江西鹰潭:用心架起检民连心桥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