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意大利视频出庭海外调解员参与庭审引入诉讼代理人担保
文成远程审理首起跨国商事案
法院运用远程视频审案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是,3天前,浙江省文成县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技术远程审理首起跨国商事案件,海外调解员参与开庭审案,引入诉讼代理人担保,当场达成调解协议,成为司法便民的又一创新之举。
4月29日,北京时间20时30分,意大利米兰当地时间14时30分,一场特殊的涉侨商事案件在文成县法院开庭审理。法庭上,由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书记员做庭审笔录,原告、被告代理人现场到庭。审判庭的大屏幕清晰展现米兰当地调解委员会办公室的视频画面,身在国外的被告坐在两名海外调解员中间,与法官远程“面对面”,法官提问、被告回答声音清楚。
该案是一起涉侨民间借贷纠纷。原告陈先生与被告周女士原是朋友,8年前,周女士因经商缺钱向陈先生借款42600元人民币,双方约定借款月利率12‰,未约定还款期限。后来,周女士去了意大利,杳无音信。陈先生无奈,便于2012年10月31日,一纸诉状告上法院,要求文成县法院判令被告周女士偿还借款本金42600元及利息37317元。
文成县法院立案受理后,依法于2012年11月22日公告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并定于2013年6月26日9时开庭审理此案。在公告期间,文成县法院把被告身份及借条复印件传给驻意大利米兰的海外调解员。海外调解员收到文书后多次寻找被告周女士,今年4月初与被告取得联系,并及时通知文成县法院。
4月29日晚,该案提前开庭。核实身份、举证质证、现场调解等庭审过程均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法官还与海外现场两名调解员进行视频、现场确认,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最终,被告周女士自愿偿还借款,并由委托代理人雷某为被告还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庭审笔录和调解协议当场电子传输给被告签字,整个庭审用时23分钟57秒。
“此案系涉侨案件,被告到国内法院参与庭审比较困难,更多的是委托诉讼代理人。按照法律的普通程序,被告办理委托手续需要去中国驻意大利领事馆进行认证,并将委托手续邮寄回法院。这样的程序往往需要一定时间和金钱付出。”庭审结束后,该案审判长、文成县法院民二庭庭长胡振华告诉记者,该院采用远程网络视频庭审,域外当事人可以不经过使领馆认证,也无需回国亲临审判庭,既缩短了诉讼期限,也节省当事人诉讼成本。
“这笔借款要回来非常困难。感谢文成县法院,尽最大努力为我主持公道!限期周女士还款,并由国内代理人担保还款。”原告陈先生由衷地说。
文成县法院院长周虹介绍说,该院自2011年6月以来,开始利用数字法庭和skype语音视频工具进行远程跨国开庭,目前已经成功开庭39起民事案件,均为调解结案。从立案、授权委托、开庭调解、签订调解协议到送达调解书,均由海外调解员签字见证,从立案到结案不到1个小时,深受海外侨民欢迎。(记者 孙春英)
·浙江省高院:欠薪3个月1万元以上即可认定为犯罪
·最高检常务副检察长胡泽君在浙江省调研
·浙江省诸暨为调解树立“法治标杆”
·浙江省将建立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机制
·浙江省宁海县人民检察院面向全国公开选调检察官公告
·浙江省高院副院长到省律协“走亲戚”
·浙江省高院副院长到省律协“走亲戚”
·浙江省5年来受理知识产权案件超3.5万件
·浙江省高院: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民意沟通工作调查
·浙江省公安厅设立“合成作战室”
·浙江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